七曲山

自古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門”之稱,建築輝宏。七曲山大廟始建於晉,是當地百姓為紀念晉代張亞子而立的“亞子祠”,元初,張亞子被封為“文昌帝君”後,在此建造“文昌宮”,後經元、明、清三代多次擴建,形成了一組結構宏偉、體系完整的古蹟建築群。由於大廟在佈局上,依山造勢,顯得極其宏偉壯觀,古建築、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輝映,既為祭祀聖地,又是風景名勝區。

七曲山簡史

七曲山位於梓潼縣城北,古稱“尼陳山”,主峰海拔861.5m。天寶十五年,唐玄宗幸蜀途經此山時,侍臣中有人留下了“細雨霏微七曲旋,郎當有聲哀玉環”的詩句,從此“七曲”之名便名揚天下,更是被道教譽為“天下第九座名山”。位於綿陽市梓潼縣城北郊的七曲山大廟,是川西北地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裡,山勢雄奇,峰迴路轉,巍巍廟宇,依崖而立,喬木垂蔭,風光秀麗,素有“蜀道明珠”之稱。唐代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描述的“ 五丁開山 ”的故事就發生在此。

清咸豐年間的《梓潼縣志》說,“文昌靈應祠在七曲山頂,即梓潼廟,俗稱大廟。”,“神姓張,諱亞子。其先越西人,因報母仇徙居是山,自秦伐蜀後,世著靈異。宋、元歷封輔元開化司祿宏仁帝君。”《辭海》梓潼帝君的條辭則這樣說:“梓潼帝君,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傳說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死,後人立廟紀念。唐、宋屢封至英顯王。據道教傳說,玉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故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加封為輔元開化司祿宏仁帝君。按傳說梓潼原是人,死後被封為神,同天上文昌星無關,但後來經乩壇一番製作,並在元代加封,與文昌星合而為一,即成文昌帝君。”

七曲山建築

這座始建於晉朝的廟宇,在歷經唐、宋、元、明、清數代修造和擴建以後,如果僅就表象而言,不過是四川北部地區現今保存較好的一組結構頗具氣勢、體系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而已,但作為中華文昌文化的發祥地,它的價值就有了“唯一”的概念。整個大廟一萬二千多平方米,為文昌宮和關帝廟的總稱,由23座不同時期的建築群所組成七曲山大廟較完整地展現了從元代到民國各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建築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現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檢視較大的地圖 

<以上資料為網路彙整>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