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梵文Avalokite,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關於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也稱觀自在菩薩,,原譯觀世音,梵文為Avalokiteśvara,譯為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於是去掉了世字,簡稱觀音,一直沿用至今。

是“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的簡稱,又作南無觀世音、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淨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等。因觀世音菩薩曾經發願,任何人在遇到無論任何災難時,只要一心虔誠念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時,即會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度——“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因此,名為“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為「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為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但也有學者認為,唐朝以前就已出現“觀音”簡稱,如後漢時期的《成具光明定意經》。且唐朝諸多佛經典籍中,並未避諱“世”字。(來看唐代避諱制度:李世民即位後,朝廷頒令:“依禮,二名不偏諱……其官號、人名、公私文集,有'世民'二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此處考證引自李利安《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但照梵文原義,尚可譯作「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窺音」、「現音聲」、「聖觀音」等。

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一起,被稱為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諸菩薩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是我國百姓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菩薩端莊慈祥,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詮釋。菩薩是久已成就的古佛,號“ 正法明如來 ”,為度眾生倒駕慈航,現菩薩身。菩薩有三十二應,佛,天人,羅漢,男、女,童子,官員,居士種種等身相,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菩薩則現何身而為說法,隨緣救度。菩薩無極之體,當然更無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執著了。古印度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像既有現男相也有現女相的。到中國南宋以後,女性的觀音菩薩相已深植中國百姓心中。

佛教經典紀載

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提到過。在顯教方面,例如:《法華經》、《成具光明定意經》、《維摩詰經》、《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大寶積經》第八十二卷及第一百卷、《楞嚴經》卷六、《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一、《新譯華嚴經》第六十八卷、《悲華經》、《地藏經》、《阿彌陀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下,以及《觀無量壽經》等;在密教方面則有:《金剛恐怖集會方廣軌儀觀世音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 《陀羅尼集經》、《一切功德莊嚴王經》,《大悲心陀羅尼經》、《清靜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大方廣曼殊師利經》、《大日經疏》卷五、《千光眼觀世音菩薩秘密法經》、《理趣經》、《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阿俐多羅陀羅尼阿嚕力經》、《不空絹索神變真言經》等。

誕辰日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聖誕日。舊時前元吉村洞門坡觀音廟香火極盛,並演戲趕集,專賣耬、犁、耱、耙、镢、镢、鐮把、扁擔等農具。全縣各觀音廟、白衣庵皆誦經聚會,民間設觀音位,蒸供敬獻。60年代洞門坡因修公路大橋,原觀音廟址被埋,隨廟會遷往後元吉村,時至今日,廟會十分火爆,但已演變成物資交流會。

成道日

農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佛教認為,此日念佛、誦經、持咒、放生猶為殊勝,具大功德。為什麼把六月十九日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呢?這是因民間由來以久的一個說法演化而來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妙善公主,妙善公主後來於六月十九日成道證果,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於是後人便把這一天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觀世音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廣發弘誓願:廣發弘誓大願心,度盡眾生消煩惱。
第二大願:常居南海願: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觀世音。
第三大願:尋聲救苦願:為人諸病臥高床,誠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大願:能除危險願: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大願:甘露灑心願:觀音慈把甘露灑,煩惱於是化成蓮。
第六大願:常行平等願:彌陀加持常有念,隨似觀音平等心。
第七大願:誓滅三塗願:觀音菩薩救苦聲,願度三塗除諸障。
第八大願:枷鎖解脫願:志心持念觀自在,枷鎖苦痛得解脫。
第九大願:度盡眾生願:有情眾生誓願度,曠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大願:接引西方願:虛空之中引淨土,至心誠念觀世音。
第十一大願:彌陀受記願:觀音精勤宏願力,彌陀受記下世佛。
第十二大願:果修十二願:十二大願弘誓深,有情共證無上道。

印度補怛洛伽山

《華嚴經》說:「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伽山,彼有菩薩名觀世音自在。」又云:「海上有山多聖賢,聚寶所成極清淨,華果樹林香遍滿,眾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善財童子受教向南而行,漸至此山:「見其山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翡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伽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這裡是佛典裡真正所指的普陀山。

唐三藏玄奘法師之《大唐西域記》卷十秣羅矩吒國中,亦有記述稱,秣羅矩吒南方海濱,有座秣剌耶山,「秣剌耶山東,有布呾落伽山,山徑危險,巖谷敧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派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其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厲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蓋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請見,或作自在山形,或為塗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願。」

普陀山觀音道場

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間,有梵僧(又說西域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鍔從五台山請得觀音像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潮音洞登岸,留佛像於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觀音道場自此始。宋元兩代,普陀山佛教發展很快。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趙匡遺內侍(太監)王貴來山進香,並賜錦幡首開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豐三年(公元1080),朝廷賜銀建寶陀觀音寺(即今前寺)。當時,日韓等國來華經商、朝貢者,也開始幕名登山禮佛,普陀山漸有名氣。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寶陀觀音寺主持真歇禪師奏請朝廷允准,易律為禪,山上700多漁戶全部遷出,普陀山遂成佛教淨土。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賜錢萬鑼修繕圓通殿,並指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的道場,與五台山(文殊道場)、峨眉山(普賢道場)、九華山(地藏道場)合稱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

<圖文資料為網路彙整>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