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688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因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而得名。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鋼琴之島」之美稱。2017年7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4boss3441.jpg

早期要去鼓浪嶼很簡單,就是到三丘田碼頭搭船過去即可,現在出現了實名管制上島遊客數量,上島之前要先登記後才能上島,還有固定的時間乘船,果然是神之島嶼遊客絡繹不絕。

2014boss3433.jpg

2014boss3439.jpg

我們就搭船跨過小海峽,前往鼓浪嶼,藍天白雲天氣晴

鼓浪嶼島上是禁止汽車通行的,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1000餘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身為嬌弱台灣觀光客是不能走路,必須搭乘電瓶車,也必須包含在團費內,於是我們搭上了電瓶車,取代步行前往下一處景點,今天的目的是菽莊花園及鋼琴博物館。

2014boss3459.jpg

電瓶車緩緩的前進,穿過人群,穿過隧道直奔菽莊花園。

2015boss1248.jpg

漫步沙灘的遊客。

2015boss1250.jpg

穿過隧道,許多自由行遊客不搭車,慢慢走在鼓浪嶼環島公路上也是很舒服的。

來到大陸10年以上的光景了,不知道哪個政黨灌輸大陸很落後的觀念,這是完全錯誤的,大陸在環境保護上面及景區建設規畫上,大陸是遠遠超過台灣的,鼓浪嶼島上很乾淨,遊客很多卻不失悠然之情,整座島上綠油油的很舒服。

2014boss3472.jpg

參觀莊園的門票費。

菽莊花園始建於1913年,是台灣富商林爾嘉先生為懷念台灣板橋故居而修建的私家花園,取名「菽莊」乃主人字「叔藏」的諧音。園內分藏海及補山兩園,各有五個景,互相襯托,融合天然與人工之巧妙為一體。

2014boss3481.jpg

2014boss3485.jpg

日光岩與古浪嶼海岸。

菽莊花園集世界園林藝術十大特點中的三個最有藝術個性的特點於一園,是很難得的。第一個特點是“藏海”:就是人走在路上見不到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門仍見不到海,一堵黃牆擋住了視線,待到轉出月洞門,繞過竹林,突然“海闊天空”,取得突然見海的驚奇效果。先把海“藏”起來,而後大海奔騰聚至,引人踏海而行,來到海中的“觀潮樓”,觀賞海景,真是豪情滿懷,可惜觀潮樓被颱風吹倒後一直未能恢復。瑞士園林專家參觀菽莊花園後說:“我們只有藏湖,而廈門有藏海,十分難得。”菽莊花園的第二個特點是“巧借”:是林爾嘉把臨海的坡面,海灣裡的礁石,漲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窄的一個小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頗有層次,視野寬廣的海上花園。這在中國的任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公園都無法領略到如此美妙的意境和情趣,這是菽莊花園最誘人的地方。(百科資料)

2014boss3486.jpg

『藏海園』藏海園所佔的面積並不大,但是卻設計得相當好,利用四十四橋把海的一角給攬進花園中,漲潮時海水會透過閘口漫進園內,就像是把海的一角藏進自己花園的懷抱中,與補山園有異曲同工之意,家河破碎把大海攬在自己懷中。(網路資料)

2014boss3491.jpg

2014boss3492.jpg

2014boss3494.jpg

『四十四橋』是藏海園的主景,因主人建橋時四十四歲而得名。此橋下有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外池、內池三處,把大海藏進去。橋身迂迴曲折,宛如遊龍。橋上有觀魚台、渡月亭、千波亭。其中渡月亭,是菽莊花園中觀海賞景的最佳地點,每逢中秋,夜深人靜,海浪輕搖,月色海景令人陶醉。(網路資料)

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最高,因1990年成立的廈門大學附屬鼓浪嶼音樂學校與2006年成立的中央音樂學院附屬鼓浪嶼鋼琴學校坐落島上而被美名「鋼琴之島」,也因眾多國際知名的音樂家誕生於島上。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音樂之島」,島上有兩個著名的博物館——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八卦樓)。另外,除了鼓浪嶼音樂學校與鼓浪嶼鋼琴學校,島上還有一所演藝職業學院。(網路資料)

2014boss3501.jpg

2014boss3503.jpg

鴉片戰爭時期,英軍曾占領鼓浪嶼,直到1845年撤軍。1843年後,廈門根據《中英南京條約》開闢為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占領台灣,為避免日本進一步覬覦廈門,清朝政府決定請列強「兼護廈門」。1902年1月10日(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9國駐廈門領事與清朝福建省興泉永道台延年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成為公共租界,次年1月,鼓浪嶼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在此前後,陸續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網路資料)

2014boss3504.jpg

2014boss3507.jpg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住在鼓浪嶼島上的許多是洋人,造就了許多鋼琴的興盛,鼓浪嶼佑被稱為音樂之島,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是中國僅有,世界一流的的鋼琴寶庫,館藏近百架世界各國同時期生產的珍貴古鋼琴,是鼓浪嶼鋼琴文化的一個縮影。

2014boss3508.jpg

早期沒來鼓浪嶼前總認為這是個阿媽阿公去廈門旅遊時,參觀的一座小小島嶼,來過之後才知道鼓浪嶼的美麗,除了綠樹之外,島上還有許多小型民宿可以住宿,有點像是萬國博覽會,身居其中。

遠眺日光岩。

2014boss3510.jpg   

林爾嘉先生,字菽莊、叔臧,別名眉壽,晚年號百忍老人。原名陳石子,是廈門抗英名將陳勝元五子陳宗美的嫡生長子,6歲時才過繼給臺灣板橋林家。 生長在商紳家庭的林爾嘉,自幼聰敏好學。是民國年間在閩台兩地負有聲望的人物之一。

2015boss1260.jpg

鼓浪嶼,天氣晴。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