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boss3346.jpg

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尖山子摩崖造像),歷經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於兩宋(960~1278年),明清時期(14~19世紀)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內容為釋儒道三教合一,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南方石窟藝術中的頂尖之作。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城區東北15公里。造像開鑿於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歷時70餘年。創始人為宋蜀中名僧趙智鳳。

DSC04626.jpgDSC04698.jpg

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寶頂山石刻造像以大佛灣為中心共13處景觀。其中以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我們走入寶頂山石窟,巴士停在很外面的地方,要步行15分鐘穿過景區大門才能抵達時窟區。來到石窟我們有專業的佛教藝術老師隨團帶領,學員遊客們可以靜靜地坐在柵欄上聽解說。

DSC04612.jpgDSC04613.jpg

柳本尊行化事跡圖,又稱柳本尊十煉圖。唐光啟二年(886), 柳本尊在天池壩老家設道場,於佛前發願盟誓,束香於指,以火燒灼,號稱「煉指」,開始了他的第一煉,以示救世的誓願。後經「立雪、煉踝、剜眼、割耳、煉心、煉頂、 舍臂、煉陰、煉膝」,完成「十煉」之業,已是天復六年(906年)。柳本尊以其殘肢解體、自我摧殘的苦行修煉,驚世駭俗,弘揚密教,四川密教因之大盛。

柳本尊行化事跡圖龕分三層,自下而上,逐級外挑,上層:五佛四菩薩,均結跏趺坐於小圓龕內。中層:正中蓮台上坐主像柳本尊,肩部兩側,各有五組造像,此即「十煉圖」。下層:為柳本尊的文武僕從侍衛圖及十大明王像。

2015boss3266.jpg

柳本尊生於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五代時自創四川地區金剛界瑜伽部密宗(近代學界簡稱“川密”或“柳教”),建道場于彌蒙鎮,佈道行化于成都四周,屢顯神異,信眾甚多,後獲“唐瑜伽部主總持王”稱號。其教傳至南宋,有出生於大足的趙智鳳秉承其教並發揚光大,建造了當時傾動朝野,現代名播中外的“大足石刻”中的寶頂山摩崖造像,作為“大足石刻”的主體內容

2015boss3262.jpg2015boss3263.jpg2015boss3261.jpg

柳本尊下方有密宗明王,我看到釋迦牟尼佛穢跡金剛菩薩,這一尊金剛菩薩有祕法可以學習,需要上師允許才能學習持咒,想當年我有幸與淨嚴法學習,而淨嚴法師穢跡金剛師承欽因老和尚。

DSC04630.jpgDSC04624.jpg

地獄變相,龕高12.68米,寬19.95米,深2.44米,刻像133尊。在地獄的上方刻有十齋日佛,他們可為活人提供祈福免災的機會,日念其千遍,可免墜地獄。對應下來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側刻有一速報司,右側刻有一現報司,從而構成陰曹地府的十二殿。

地獄為眾苦集聚之所,在地獄之門的右上方有一桿巨秤,秤鉤上鉤著一個「業」字,表示靈魂入地獄時要把生前所作的「業」鉤在秤上稱一稱,看善業和惡業各做了多少。在地獄的左上方還刻有一面「業鏡」,以示明鏡高懸,量刑公平無私。下面是刑罰酷虐、陰森可怕的十八種地獄。

DSC04628.jpg

在十大冥王的中間端坐著地藏王。他手托摩尼寶珠,寶珠放出六道佛光,其中兩道上天,兩道入地,以示其智慧之心上至天堂,憐憫之心下及地獄,他在關注著地獄裡的一切受苦眾生。據佛經說:地藏曾在佛前許下宏願——地獄不空不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表達了地藏王要度盡六道眾生的堅定信念。因此,在佛門之中,他以「大願」而著稱。

DSC04642.jpgDSC04637.jpg

《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刻於寶頂山大佛灣北岩中部,造像主要根據佛教《大方便佛報恩經》而作。全龕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在龕頂齊檐處,橫刻着偈語:「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是趙智鳳在修建寶頂山石窟時發出的誓言。

2015boss3298.jpg2015boss3304.jpg

在釋迦佛像的左右壁上,分上中下三層,刻着有關釋迦行孝報恩的十一組故事,如:捨身飼虎、割肉供父母、鸚鵡行孝、剜眼為藥、行孝證三十二相、睒子行孝、因地剜肉、鴻雁傳書、捨身求法、探父王病、為父抬棺等。有的故事除人物形象外,還刻有經文、偈語。

2015boss3302.jpgDSC04695.jpg

龕的正中刻有一座高大的釋迦牟尼半身佛像。佛身體前傾,左手持缽,右手結法印,雙眼微閉,似在給眾生說法。佛像身前有一塊《三聖御製佛牙贊》石碑,為宋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對佛的讚頌,猶如佛祖說法時的一座講壇。

釋迦佛像的左下方排列着十位神態生動的人像,表現六位不信佛的外道人士正在諷刺佛祖大弟子阿難,說佛的孝心還不如那位擔着父母行乞的孝子。這則《六師外道謗佛不孝》的故事,就是佛祖為大眾說《大方便佛報恩經》的序言。

DSC04646.jpgDSC04634.jpgDSC04632.jpgDSC04645.jpg 

父母恩重經變相,是臨產受苦恩題材的石刻,以中間一對夫婦「投佛祈求嗣息」拉開序幕,左右各展開五組雕像,生動呈現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及養育之恩的情景。

2015boss3308.jpg2015boss3310.jpg2015boss3311.jpgDSC04654.jpg

大足石刻~寶頂山的作品很多,細細品味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

DSC04652.jpgDSC04667.jpg

毗盧道場是寶頂山兩處洞窟造像精品之一,為平頂中心塔柱式洞窟,窟內造像表現佛教密宗主尊毗盧遮那佛給諸菩薩、僧眾講經說法的場面。窟壁正中以高浮雕形式刻着一轉輪經藏,中間端坐的毗盧遮那佛,頭戴五佛天冠,雙手結印,趺坐蓮台上,口吐文理之光,正侃侃講法,神情端莊肅穆。

DSC04656.jpg

圓覺洞為一個長方形平頂窟,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個洞窟,其精美的造像和巧妙的佈局,堪稱大足石刻之精華。窟內正壁並列三尊佛像,正中為毗盧遮那佛,兩旁為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兩壁刻十二位菩薩像,左壁是文殊、普眼、彌勒、威德自在、淨業障、圓覺等菩薩,右壁是普賢、金剛藏、清淨慧、觀音、普覺、賢善首等菩薩。

DSC04659.jpgDSC04658.jpg

毗盧遮那佛說法的聲音,屬音響藝術表現範疇,而造型藝術則難以表現,但大足的工匠卻巧妙地運用雕刻藝術手段將其表現出來,很有創意。窟的右壁主像為三尊坐佛,座為束腰須彌獅座,座前站着或跪着幾尊供養菩薩,兩側刻有普賢和文殊菩薩。前壁刻有兩尊坐佛,所戴花冠玲瓏剔透,極為精細,面部肌膚細膩,鼻俊口小,顯得靜麗溫婉。佛像左側有一供養菩薩面壁而跪,側身看去,其面容清晰可見。佛像右側立着一位天王,體魄健壯,披胄貫甲,撫劍怒目,英武有力,儼然宋代赳赳武夫。

DSC04660.jpg2015boss3324.jpg2015boss3326.jpg

孔雀明王經變相,變相,簡稱「變」,是佛教畫術語,指用繪畫或雕刻所表現的佛經故事。龕高6米,寬9.5米,深3.2米,刻像37尊。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現的,其他明王皆以憤怒相出現。他以能驅除諸般毒術,禳災去禍為特徵。

龕中的孔雀兩翅張展,明王端坐在孔雀背負的蓮台之上,面容慈祥。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華,第二手持俱緣果,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蓮花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龕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難手持經書念誦,旁邊有一比丘俯臥在地,後面枯樹中有蛇爬出。據佛經載,莎底比丘出家為眾僧砍柴,被朽木中的黑蛇咬傷,毒氣遍身,悶絕於地。阿難向佛說起,佛告阿難,「有佛母明王咒,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這組造像表現的是阿難正在為莎底比丘念誦明王咒,使其得以復甦。龕右壁還刻有阿修羅手執旗幡,他有美女而無佳肴;左壁刻帝釋天有佳肴而無美女。他們相互嫉妒,爭戰不休。明王咒一誦出,戰爭立即平息。壁下刻有虎、狼、毒蛇等兇猛之獸,表示孔雀明王咒能驅趕他們,消災免難。

2015boss3329.jpgDSC04664.jpg

九龍浴太子,這龕造像,從雕塑方面來看,是匠心獨運的傑作;從工程技術來看,又是因地制宜的典範。此處以前是一缺口,山水匯集於此,終年流淌不息。匠師們並不消極地引水他去,而是先將水積於臥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頭把這個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後通過暗道,流淌使水有節制地經最大的龍嘴緩緩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絹絹細流長年不斷地從太子身上滑過,流入下面的小池蓄滿,再經彎彎「九曲黃河」排出去。如果說,水對石刻是一種危害,那麼在這裡已被化害為利了。工匠師們不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問題,而且使造像靜中寓動,表現出園林景觀之意趣。

2015boss3328.jpg2015boss3321.jpg2015boss3317.jpg2015boss3318.jpg

在寶頂山大佛灣佔着最顯赫位置的《釋迦涅槃聖跡圖》,俗稱「臥佛」。佛身長31米,是大足石刻中最宏偉的一尊造像。周圍還有三十多尊刻像,場面浩大。橫臥於山岩中的釋迦涅槃像,依照佛經所述「頭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後背東方,右脅而臥」雕成。佛表情安詳,慧眼微閉。大足的工匠運用圓雕技法,刻出大佛的頭部和上身,而巧妙地將其雙腳隱入山岩中,以示釋迦牟尼橫臥於天地之間。

釋迦涅槃聖跡圖,龕高7米,寬32米,深5米,刻像37尊,是大足石刻中體魄最宏偉的一尊造像,在大佛灣內占據了最顯赫的位置。他橫臥於佛灣東岩,為半身像。其造型比例恰當,體形豐圓壯碩。由於匠師們多採用圓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線條顯得較為渾厚柔和,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佛主涅槃時的安祥之態。「涅槃」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大徹大悟,堅定永恆,能使人從「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滅的彼岸」。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而後獲得的一種解脫。涅槃變相歷來具有較為嚴格的造像儀軌。經書記載,佛主是在兩棵娑欏樹之間,「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手支頤而臥」。此處的臥佛身位與佛經基本吻合。

DSC04672.jpgDSC04669.jpgDSC04673.jpg

寶頂山大佛灣的千手千眼觀音像,鑿於南岩東端的88平方米崖面上,由整塊巨石刻成,為圓雕與浮雕結合的摩崖造像,上面覆蓋着清代為保護石像而建的木構建築「大悲閣」。三米高的主像千手觀音,結跏趺坐於金剛座上,頭戴飾有八尊小佛的花冠,慧目下視,面相慈祥,身上伸出八雙手。這座千手觀音像在內地是獨一無二的,被譽為「世界石刻藝術之瑰寶」。

2015boss3344.jpgDSC04681.jpg

刻於寶頂山大佛灣南岩的《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唯心圖」、「六趣生死輪」,表現佛教的「生死輪迴」觀念,這是趙智鳳在寶頂山傳播佛教知識的開宗明義第一課。這石刻共分四層,顯示了「六道」、「十二因緣」及「轉世輪迴」的佛家思想。

2015boss3347.jpgDSC04680.jpg2015boss3341.jpg

一個高大的怪人抱着一個巨型輪盤立於石壁上。這個怪人名為「轉輪聖王」,又被稱為「無常大鬼」。巨輪分為四層,正中一圈坐着一位修行者,其心中發出六道光芒,每道光中都有佛像,表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其左側有一頭豬,右側有一隻鴿,座下有一條蛇,表示影響人生的「貪、嗔、癡」三種毒害。

第二層圈分為六格,即所謂的「六趣」、「六道」。上面三格刻有宮殿、佛像和人群,表示「天道」、「阿修羅道」和「人道」;下面三格刻有地獄、惡鬼和野獸,表示「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牲道」。如果人在世時做了善事,死後就會升到上面的三道;如果做了惡事,死後就會降到下面的三道。這就是佛教的「因果輪迴」。

第三層圈按逆時針方向刻劃了眾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狀」,分別刻有羅刹將軍、修行者、情侶、盜賊、官吏、孕婦、老人、病人、死亡等形象,表示世人因無知,喚起貪愛,造成惡行,而導致痛苦,形成無休止的因果輪迴,又稱為十二因緣。

第四層圈的十八格中,每格都刻有一個生靈「轉世輪迴」的圖像。有的頭尾是人形,有的人頭獸尾,有的獸頭人尾,有的獸頭獸尾。頭部表示前世所屬,尾部表示後世所屬。

引人注意的是在這個巨輪的下方,左邊刻有餓鬼與一位驕橫跋扈的官員,右邊刻有猿猴與一位秀色美貌的少女,分別表示「貪」和「愛」。佛教認為這是導致人生苦難的根本原因。

2015boss3345.jpg2015boss3336.jpg2015boss3337.jpg2015boss3364.jpg

華嚴三聖經變圖,寶頂山大佛灣東端,屹立着三尊聖像。中間為毗盧遮那佛,兩側為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高約7米的三尊聖像,頭頂崖檐,腳踏蓮台。雕造手法簡練,大度磅礴,袈裟皺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在聖像後壁,有81個圓龕,每龕有一尊佛像,加上毗盧遮那佛和舍利塔上的六尊佛像,共雕有88尊佛像。

2015boss3354.jpg2015boss3355.jpg2015boss3356.jpg

護法神將

2015boss3384.jpg2015boss3372.jpg

圓覺洞為一個長方形平頂窟,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個洞窟,其精美的造像和巧妙的佈局,堪稱大足石刻之精華。窟內正壁並列三尊佛像,正中為毗盧遮那佛,兩旁為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兩壁刻十二位菩薩像,左壁是文殊、普眼、彌勒、威德自在、淨業障、圓覺等菩薩,右壁是普賢、金剛藏、清淨慧、觀音、普覺、賢善首等菩薩。

DSC04684.jpg

洞中間刻有一位圓雕菩薩像,面對三身佛像,低頭合掌,跪於蓮台上,代表一位菩薩正在向佛稟明修行經過,乞請佛祖說法。這些佛和菩薩的造像刻工細膩,容貌豐滿,恬靜優雅,莊嚴肅穆。其所着袍服,舒捲飄逸,絲綢般的質感,如行雲流水。菩薩們頭戴的花冠精巧玲瓏,身上的瓔珞飄帶細珠可數。

2015boss3374.jpg2015boss3378.jpg2015boss3379.jpg

此窟是依據佛教《圓覺經》雕刻。據經文記載,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菩薩,依次向佛請教修證大乘圓覺清淨境界的法門,佛逐一作答。這十二位菩薩即為十二圓覺菩薩。

2015boss3380.jpgDSC04687.jpgDSC04688.jpg

窟門上方有一天窗,射進的光線投在跪着的菩薩身上,增添了「問法」的神秘氣氛。窟中諸佛和菩薩形若真身,背後有山石竹林和祥雲繚繞,浮現在淡薄微明的光影中,猶如夢幻般的佛國仙境。供奉佛和菩薩像的石刻香案,極像木質製成,可以亂真。

2015boss3391.jpg2015boss3393.jpg2015boss3396.jpgDSC04709.jpg

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