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111.jpg

四川巴中城,曾榮獲石窟之鄉美名,它有龕、南龕、北龕、西龕,尤以南龕最勝,規模宏大,雕嵌玲瓏,械櫛比相連,它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它是巴州古文化的結晶。南龕石窟,即巴中南龕摩崖造像,簡稱南龕石窟,或稱南龕坡,位於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龕坡山腹,岩石壁立,高十餘丈,長數百尺,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鑲佛累累,南龕造像,始創于隋,盛于唐,不斷增鐫,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DSC05119.jpg

南龕石窟現有造像一百七十六龕,二千七百餘尊,有經幢一座,造像碑十七則,嚴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題記三十五條,詩文等五十一首,造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是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是巴中古文化的歷史見證。

DSC05116.jpgDSC05118.jpg

巴中南龕石窟相較於其他石窟,狀態維持的相當好,這有賴於景區良好的規劃,走入其中左側會見到水池,繞行水池步行而上,可以見到大名鼎鼎的南龕石刻。

DSC05114.jpgDSC05115.jpg

現存龕窟133個,造像2100餘尊。始鑿于隋,多為唐代造像。此外,宋代2龕、清代2龕、民國時期5龕。最早的造像題記為唐開元二十八年 (740)。造像分佈在雲屏石、山門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爺灣一帶長約350米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為集中。該石窟彙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

DSC04937.jpgDSC05044.jpgDSC05045.jpg

歷史悠久的石鱉

DSC05046.jpg

南龕石窟的形成與“米倉道”有著密不可分聯繫,“米倉道”在唐代一度非常繁榮,當時的唐代政治經濟中心長安、洛陽與四川聯繫密切,往來平凡。米倉道是當時京城與四川地區聯繫的主要交通道路之一,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等交往的日益深入,京城的佛教文化通過“米倉道”傳入四川,巴中作為“米倉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南來北往的商客、官員、文人墨客眾多,很多人在此開龕造像,裝彩題詞,南龕石窟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規模。

DSC05051.jpgDSC05048.jpg

美麗專業的石窟解說員,是此行的一大亮點

DSC05050.jpgDSC05056.jpgDSC05057.jpgDSC05058.jpgDSC05059.jpgDSC05061.jpgDSC05060.jpgDSC05063.jpg

南龕造像是以佛教為主的宗教藝術,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釋迦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彌陀佛”、“雙首佛”、“觀音菩薩”、“如意輪觀音”、“毗沙門天王”、“八部護法神”等。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後的作品,宋代及近代作品。

DSC05065.jpgDSC05062.jpgDSC05066.jpgDSC05069.jpg

南龕寺又名光福寺,存歷代造像174龕2400餘尊,題材有釋迦牟尼、毗盧遮那、七佛、千佛、三世佛、西方三聖、華嚴三聖、淨土變、藥師佛、觀音、毗沙門天王、觀音變相、雙頭瑞佛、鬼子母等,題記有唐開元二十三年(735)造像記、乾元三年(760)嚴武奏表、光啟三年(887)李思弘重妝功德記、救苦觀世音菩薩像銘等。造像分觀音岩、大佛洞、老君洞、雲屏石、山門石等區。

DSC05071.jpgDSC05072.jpgDSC05073.jpgDSC05074.jpgDSC05075.jpgDSC05076.jpgDSC05078.jpgDSC05077.jpg

此山壁岩石壁立,高十餘丈,長數百尺,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鑲佛累累。這裡是造像最為集中的區域,彙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在東西寬45米,南北長252米的山崖上,共有造像176龕,2700多軀。造像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大龕到小龕,從大身到小身,從造像到龕楣,均雕鑿精湛,手法洗練。

DSC05080.jpgDSC05081.jpgDSC05082.jpgDSC05085.jpgDSC05079.jpgDSC05087.jpgDSC05091.jpgDSC05094.jpgDSC05097.jpgDSC05088.jpgDSC05102.jpgDSC05106.jpgDSC05107.jpgDSC05108.jpgDSC05109.jpgDSC05112.jpgDSC05101.jpg

 

巴中佛教石窟行旅。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