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寺、靈泉寺同屬四川省遂寧市城郊兩大寺廟,相距僅3公里,都為著名的觀音道場。遂寧市自古流傳著“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行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的傳說。廣德寺、靈泉寺作為觀音的道場,香火興旺,聲名遠播,被民間譽為“中國觀音故里”。

DSC05000.jpgDSC05002.jpg

在四川巴蜀有這麼重要的地方,知道的人卻不多,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從印度傳入的,到了中國開枝散葉道場林立,而遂寧廣德寺是黃家認證的西來第一禪林。

DSC04992.jpg

遂寧廣德寺,中國皇家禪林,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城西三裡許的臥龍山。始建于唐(西元618年前後),原名石佛寺;大曆二年(767)更名為保唐寺;大曆十三年(778),敕名“禪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濟寺;昭宗天複三年(903),敕名“再興禪林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名“廣利禪寺”。明武宗正德年間敕賜“廣德寺”。

DSC04993.jpg

廣德寺開山鼻祖克幽禪師,按敦煌文獻中佛教經典《歷代法寶記》翔實記載,系禪宗在蜀地派系中的第五代傳人,是唐中宗的孫子,武則天的重孫。克幽禪師佛學精妙,兩度被引入宮講經說法,被封為護國禪師。廣德寺曾主領川、滇、黔三百餘山,獲唐、宋、明朝皇帝十一次敕封,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有全國罕見的珍貴文物“聖旨坊”和北宋真宗皇帝所賜“敕賜廣利禪寺觀音珠寶印”一枚及明朝皇帝所賜的“敕賜廣德禪寺”玉印一枚

DSC04994.jpgDSC04998.jpg

夏日炎炎高達38度,我走在廣德寺卻感到十分涼爽,寺院依山而建,由上而下穿過一座一座的殿堂,頗有探險的味道,加上遊客不多,我認為真正名山勝水的道場就應該是如此。

DSC04999.jpgDSC05005.jpg

觀音菩薩真的有到四川嗎? 其實這是當地民俗文化的體現,藉由人事物的過往產生了傳說,中國處處都有觀音的足跡,真正的佛教是由印度傳過來的,一開始的時候觀音的形象還是大鬍子呢,傳說之所以是傳說,就是無法考證啊,就讓這個傳說繼續浪漫下去吧。

DSC05004.jpgDSC05008.jpg

處於大雄寶殿西邊的善濟塔為方形磚石結構,原塔高十三層,北宋哲宗年間改建為七層,高22米,頂部有“克幽之塔”四字。雖經千年塵風俗雨而巋然不動,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塔。善濟塔第二層西面刻有《遂州廣利禪寺善濟塔記》,南面塑有活菩薩像。

DSC05009.jpg

廣德寺是“皇家禪林”, 廣德寺能歷代不衰,屢受帝王器重,能統領川、滇、黔三百餘山,除了克幽禪師的德行之外,與傳說的他特殊的皇族身份密不可分。信奉觀音的香客們說,克幽禪師是觀音的化身,但有傳說說,克幽禪師是唐朝第四代天子唐中宗(李哲)的孫子——李文通。但據專家們考證,克幽禪師俗姓李,728~787年,他祖籍隴西(今屬甘肅省),其父因官入蜀,遂遷居遂州長江縣(今大英縣),後因病發願出家學佛。唐天寶年間,往成都淨眾寺,拜無相大師金和尚為師。無相大師是由朝鮮來到中國的高僧,對克幽十分賞識,授以心要。唐肅宗、唐代宗時,曾兩次迎請克幽禪師入禁宮說法。唐大曆二年(768),東川節度使杜濟,恭迎克幽到遂州石佛寺(即廣德寺)任住持,為人說法,學徒雲集。

據說,唐大曆七年(772),克幽忽現瑞相,身坐圓光中,遠近花卉,變成蓮萼,人皆驚異,於是學者更眾。大曆十三年(778),敕賜禪師名“克幽”,並賜紫衣。唐貞元三年(787)五月,克幽禪師對眾人說:“吾于此方緣盡,不久將行。”到九月十一日克幽升座曰:“時至矣。”遂圓寂於廣德寺,享年60歲。其門徒奉遂州刺史韋成武之命,在廣德寺西建塔以葬金身,這座塔,就是今天廣德寺的善濟塔,又稱舍利塔、肉身塔。

DSC05013.jpg

九龍碑,是廣德寺鎮寺五寶的最後一寶——九龍碑,據說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塊九龍碑。碑上的雙龍戲珠下麵,刻的是唐宋兩朝皇帝對廣德寺的9次冊封。可見廣德寺地位的重要。

DSC05015.jpg

燃香朝拜的遊客。

DSC05017.jpgDSC05020.jpg

那年夏天,我們在四川遂寧廣德寺的日子,很開心。

DSC05024.jpg

廣澤寺我上上下下繞了一大圈,雖然許多建築都是新建的,整體來說還是維持古樸的樣貌,好山好水好地理就是這種感覺,很推薦來到遂寧觀音寺朝聖。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