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boss1141.jpg

法雷寺,是山西省五臺山西台頂的一座寺院。法雷寺,創建於隋代,內供獅子文殊像。唐開成五年時,台頂中心有四間龍堂,置文殊像。明代,法聚和尚予以重修。清鹹豐年間,源修法師等又建石窯洞數間。民國十二年,寺院改建成一處四合院,南北二殿為石窯洞,東西配房為木構建築,一九四七年,這些木構建築全部被拆,僅存窯洞八間,一九八六年美籍華人壽治和尚投資重修了法雷寺及台頂的舍利塔。

文章標籤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台山中台,又名翠岩峰,海拔2894米,僅次於北台頂,為五台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中台翠岩峰頂、雲霧之中、有一寺院矗立,名演教寺,文殊菩薩於此演教說法。《清涼山志》轉引《古傳》說:「隋文帝開皇元年,下詔。五頂各置寺一所,設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這是演教寺最早的開始。明弘治年間重修演教寺,皆為石建。正殿石洞五間,主供孺童文殊像。前殿石洞三間,為天王殿。寺西南有文殊說法台,中有石建祈光塔。

文章標籤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boss1084.jpg

北台頂,亦名葉鬥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是五臺山諸峰中的最高峰,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點,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北台頂靈應寺的佈局結構簡單,山頂僅有十余間樓殿房舍。這裡是總覽台懷腹地風光的最佳位置。靈應寺創建於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門三間,門額懸掛「敕建大臺北頂」巨型匾額。東西兩間,內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記載了歷代對靈應寺的興建等情況。

文章標籤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隋文帝時台頂始建寺院。元代重建時名位望海寺,明代嘉靖年間重修,內供聰明文殊,為五臺山東台,位於台懷鎮東10公里,海拔2795米,面積100餘畝,台頂曾建有望海樓。遠望山形,猶如一隻站立的大象。居頂環視,又像一個特大的龜甲。古人說:“登上東台頂,極目到海瀛”。登東台而看日出,是五臺山旅遊的一大景觀。

文章標籤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boss1656.jpg

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西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佛像與樂伎刻像,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文章標籤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boss1784.jpg

懸空寺的創建歷史有不同說法。一種稱該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是由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將天師道長寇謙之的天師道場遷移至此。懸空寺建成時原名為玄空閣,後因為「懸」和「玄」諧音,以及寺廟建在了懸崖的半山腰處,遂被稱為懸空寺。另一說法稱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在天興元年(398年)攻克北燕後,從中山北歸平城,發兵萬人鑿開恆嶺,通直到五百餘裡,此處為始基。宋朝楊業鎮守三關,也屯兵於此。

文章標籤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1646.jpg

天臺山國清寺是一所佛教寺院,位於中國浙江台州天臺縣城北天臺山麓,建成於隋代,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乃中國佛教天臺宗和日本佛教天臺宗的祖庭。該寺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臺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占地面積7.3萬平方米。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

文章標籤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