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葉巴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相傳寺院建於西元7世紀,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其五妃興建的五座道場之一(其他四座是大昭寺、小昭寺、查拉魯普、帕邦喀),是為第三妃芒薩赤尊公主所建,原為一座小神殿,後來該寺幾經擴建形成了建築群,扎葉巴是西藏四大隱修地之一。民間有諺語稱,「西藏的靈地在拉薩,拉薩的靈地在葉巴;到拉薩不到葉巴,等於做件新衣忘做領。
早上從拉薩過去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經過盤山公路後可以見到扎葉巴寺,扎葉巴不是只單獨一間寺院,這是一群依山而建的寺院群,據傳聞蓮師在此建有108修行成就窟,阿底峽尊者在此居五年,廣傳度母法。
今天來到扎葉巴寺天氣還不錯,扎葉巴寺海拔4400公尺,西藏真是一山比一山高,這裡比清樸修行地還要高出100公尺,皆要徒步上山參訪大師們的聖地,全程估計要2-3小時時間。
爬到一半真心有點喘啊! 現在的時間是四月份山上的植被還不錯,一到了秋天整座山就會變色。
歷經刻苦的爬山,喘吁吁的到了第一座隱修之地,這裡是阿底峽大師的修行之地,天啊! 隱修地真的是修建在高海拔深山之中,西藏是我所走過朝聖之地以來最艱苦的,最舒服的朝聖地就是日本囉!
阿底峽大師的修行之地
扎葉巴寺有許多大師先賢來到此地修行,先後有松贊幹布、蓮花生大士、帕當巴桑傑、拉隆貝吉多吉、阿底峽等人在此閉關修行,據說格薩爾王曾在此地活動,並且在後山留下的射箭穿石等遺蹟。
早晨的煨桑,煙霧繚繞的扎葉巴
我在扎葉巴山上有許多小山洞,每一處山洞都有供奉佛像,也是一處小修行之地
彌勒殿(藏語稱「桑阿林」):據說該殿由克主傑所開。傳說該洞是古時長期在紮葉巴各洞修行者聚集同修之所。該殿供奉一尊高大的強巴佛(彌勒佛)像,原來供奉的像據說有三層高,是前藏最大的一尊。原來的彌勒佛像穿著鞋子,手執一隻類似吐寶鼠的動物。據說,西藏過去有一位似傻非傻的人物,從遠地來朝聖,見到這尊原本未穿鞋的彌勒佛像,乃對佛像說:「咦,這麼冷的地方,怎麼您光著腳啊?我發願供養您一雙鞋,請您提起腳,讓我量量。」這時,由於他的誠意,佛像竟然顯靈抬起了腳,讓他丈量。後來,他再度前來朝聖,帶來鞋子,佛像又顯靈抬腳,讓他把鞋子穿上。自此,這尊彌勒佛像成為西藏唯一穿鞋的彌勒佛。原來的彌勒佛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滅。如今殿內供奉的是1980年代新造的佛像,與常見的彌勒佛像相同,不復過去舊貌。(網路資料)
扎葉巴美景
拉隆洞:拉隆貝吉多吉修行、躲藏追兵的洞窟。拉隆貝吉多吉是9世紀時的人。當時,吐蕃贊普朗達瑪滅佛,拉隆貝吉多吉成功行刺朗達瑪,後來逃到該洞內躲藏。該洞本來存有拉隆貝吉多吉的帽子,但在1960年代失去。(網路資料)
月亮洞:相傳蓮花生曾在此修行7個月,洞內收藏有蓮花生用神通在石頭上踩出的腳印。此外,赤松德贊的一位大臣曾經在此修得成就而乘著月光飛到天上,此洞因而得名(也有說法稱因蓮花生用神通打穿石壁形成月亮形天窗而得名)。
松贊干布
扎葉巴隱修地往下眺望的山地,植被還不錯
傳說阿底峽離開扎葉巴時,將自己的念珠撒在地上,化為一百零八座白塔。另一說稱,為紀念阿底峽,後人將他的念珠拆開,以此裝藏,興建了一百零八座白塔。這些塔中有的至今尚存,在山腳處便可看見。(網路資料)
扎葉巴隱修地,入口處的佛塔
秋天時期的扎葉巴寺
七彩御風龍
我們這次是隨著做任務的朝聖團體來的 (淨化負能量的天使),每到一處都可以看見一些意象,我們是凡夫俗子的普通人,能體驗神蹟的就是天空上雲彩光線的變化。
我們從扎葉巴下山的時候,突然有人說看見日冕,我看了一下這條山路沒有車輛,只有我們兩部遊覽車,於是我示意司機停下車,我就下山拍了幾張照片,在拍攝的時候由於太陽太大,當時我根本什麼都看不到。
沒想到打開相機一看,居然拍到日冕與七彩盤龍,真是太像了,真是虛空之中的神奇之處。
回程經過臥瑪果山口
臥瑪果,這是一處掛滿五色旗的山口,也是扎葉巴的必經之路,向下可以眺望拉薩河
西藏朝聖之旅,扎葉巴隱修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