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789.jpg

帕邦喀是一處充滿傳奇的地方,相傳1300多年前,藏王松贊幹布在這裡修建了九層樓宇,閉關修行,帕邦喀是松贊干布為其五妃興建的五座道場之一,歷代達賴喇嘛轉世后都必須到帕邦喀宮禮佛受戒。帕邦喀的藏語有“巨石宮”的含義。,文成公主住在帕邦喀且按照風水將此地斷定為拉薩之北玄龜位。傳吞米桑布紮從印度學習梵文歸來,奉命在此創製了藏文並留下了其筆書寫的六字真言。

DSC07776.jpg

帕邦喀位於拉薩市區的北方,一開始這一處地方知道的人比較少,後來我查詢資料發現後大驚,如此重要的地方怎不可以排入西藏行程之中呢,於是我來到帕邦喀一遊了。

DSC07780.jpg

帕邦喀在拉薩市區北方,要穿過一處藏人民宅區才能到達,由於上山之路太過狹窄會車經常導致大塞車,一塞就是半天時間,我在 2019年最後一次去西藏的時候依然是這個情形,我運氣滿好的上山只小塞一下,開了一段路之後終於看到位於山坳之間的帕邦喀。

DSC07782.jpg

帕邦喀旁邊就是西藏拉薩的天葬場,有一隻牛在門口看著我們,遊人止步生人勿近啊!

DSC07788.jpg

根據紀載8世紀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時期,西藏歷史上最早的七比丘「桑耶七覺士」、蓮花生、靜命(705年-762年)以及赤松德贊本人,均曾在帕邦喀修行。

DSC07784.jpg

我走在帕邦喀的藍天白雲下。

DSC07805.jpg

帕邦喀的建築滿特別的,文成公主入藏後首先入住到這裡,並和松贊干布在此修行。在巨石上修建的白色房子為松贊干布修行所用,在最上面的黃色房子則為文成公主所用。眼前的房子都是新修的,

DSC07791.jpg

DSC07795.jpg

走在帕邦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這間寺院的動物非常多,不停地在寺院內走動,看起來是此地風情秀麗,也吸引很多動物常駐,這一隻阿牛在街上逛街。

DSC07797.jpg

是拉薩最有名的勝跡之一。藏文史書記載,它最初由松贊干布主持建造,吞米桑布紮就是在此創制藏文並留下了由其親書的六字真言,而且此地還有祜主三尊的自顯像,松贊干布等人的修行洞等等,此地因而獲得神聖神奇的地位。吐蕃末期,達磨贊普(郎達瑪)滅佛時焚燒了帕邦卡。11世紀末復興。清代以來,達賴喇嘛的曆輩轉世都得到此禮佛、受戒,獲得格西學位後也要來此舉行慶賀儀式;帕邦卡的堪布則例由噶廈委任。(網路資訊)

DSC07798.jpg

帕邦喀起初是松贊幹布為其五妃興建的五座道場之一(其他四座是大昭寺、小昭寺、查拉魯普、紮葉巴寺),文成公主曾經住在帕邦喀,並且按照風水將此地斷定為拉薩之北玄龜位。後來,大臣吞米·桑布紮在帕邦喀研究發明瞭藏文。(網路資訊)

DSC07799.jpg

噶當派時期,曾經一度荒廢的帕邦喀被噶當派祖師復興。鼎盛時期,該寺有7000多名僧人在此學經。後來,該寺由沙拉寺管轄。清朝以來,歷世達賴都會到此禮佛、受戒,獲得格西學位之後會來此舉辦慶賀儀式。該寺的堪布依例由西藏噶廈委任。

DSC07802.jpg

導遊正在解說怕邦卡的歷史

DSC07803.jpg

帕邦喀大師(1878年-1941年)被後世尊為一代宗師,如今世界上許多漢、藏佛學大師,都是其直系再傳弟子。帕邦喀大師便是因為該寺寺名「帕邦喀」而得名。

DSC07806.jpg

從寺門向後山仰望,山形便是拉薩天然的八吉祥山形中的寶傘。該寺由齋戒殿、勝樂宮、文成公主樓組成。

DSC07808.jpg

帕邦喀是西藏文字的起源之地,吞米·桑布紮學成返回西藏後,便在當時尚為宮殿的帕邦喀研究發明瞭藏文。在吞米·桑布紮研究完畢出關時,松贊幹布親自迎接,並命其進行演示,吞米·桑布紮乃在牆上寫下了這觀音六字真言。

DSC07809.jpg

紮薩頗章Jasa Potrang(文成公主樓):與勝樂宮對立,為黃色建築,是文成公主曾經居住的場所。樓內如今也是佛殿。該樓門外不遠處,有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的桃樹,如今仍然正常生長。

DSC07811.jpg

DSC07812.jpg

帕邦喀新樓內的壁畫唐卡,殿內壁畫非常的漂亮精緻,在西藏寺院大多數是比較老的壁畫,帕邦喀是全新的壁畫,這樣的畫風與品質完全不輸給老畫,不知道是哪一位大師的作品?

DSC07814.jpg

帕邦喀的遊人

DSC07818.jpg

帕邦喀遊狗,這一隻是遊客的寵物犬,他也來參觀帕邦喀

DSC07819.jpg

帕邦喀阿牛

DSC07804.jpg

帕邦喀阿狗

 

DSC07824.jpg

DSC07825.jpg

站在帕邦喀遠眺布達拉宮

DSC07823.jpg

春天的時候在寺院中還可以見到桃花,帕邦喀是來到西藏一定要造訪之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yce 的頭像
    Boyce

    Master 旅人時光.Buddha.Archangel.朝聖旅行.探索世界的盡頭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