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祠

汾陰后土祠,位於山西省萬榮縣西南40公里處黃河岸邊廟前村北,是中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媧氏的祠廟。后土聖母是中華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內祠廟之冠,北京天壇之源。它作為華夏根祖文化的源頭,已越來越顯現出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

關於后土祠

據祠中保存完好的《歷朝立廟致祠實跡》碑記和《蒲州府記》記載,“軒轅氏祀地祈掃地為壇於睢上,二帝八員有司,三王澤歲舉” 。到漢代,進而形成製度,每三年皇帝都要來這裡舉行一次大祀。漢武帝劉徹時更是東岳封禪,汾陰祀土,於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擴建汾陰后土祠,定為國家祠廟,作為巡行之地。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儀式隆重無比,在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賦《秋風辭》。漢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東漢光武帝等先後來此祭祀達11次之多。唐時,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年間三次來此祭祀,並擴建祠廟。宋真宗趙桓大中祥符四年也來此祭祀,為這次祭祀活動,撥款對后土祠進行了修葺,並御製御書了《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從漢代至宋代歷朝皇帝先後24次在萬榮汾陰祭祀后土。明清時皇帝祭祀后土的儀式,遷徙於北京天壇。

后土祠的原址在汾陰上,汾陰是一條背汾帶河的長形高地,長四五里,廣二里多,高十餘丈。漢武帝所立的后土祠就在這裡,漢代的幾位皇帝和唐玄宗、宋真宗率領文武百官都是在這裡頂禮膜拜。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黃河幹流向東擺動,汾陰被黃河侵蝕,汾陰上的后土祠受到洪流的威脅,隨時有被淹沒的危險。到明萬曆末年,后土祠只得往東移建。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黃河水決,后土祠內的 ​​建築大部分被黃河沖毀,只留下秋風樓和門殿。康熙元年(1662年),黃河再決,連秋風樓也一同淹沒於黃河中。康熙二年,后土祠移地重建於今廟前村北。同治六年(1867年),后土祠再次被黃河沖毀。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於廟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

歷史記載

傳說軒轅黃帝平定天下,在汾陰掃地設壇,祭祀華夏始祖———聖母女媧氏。堯、舜之時,夏、商、週三代,都在這裡舉行祭祀活動。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漢文帝派遣官吏在汾陰縣的黃河岸邊修建后土廟。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在雍縣(今陝西鳳翔縣南)祭天時,對大臣們說:“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無祀,則禮不答也。”(《漢書·郊祀志》下同)讓大臣們討論祭祀后土事宜。太史令司馬談和祠官寬舒建議在汾陰縣祭祀后土,漢武帝便“立后土祠於汾陰上”,率領群臣到汾陰祭祀后土,“親望拜,如上帝禮。 ”太史令司馬談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父親,他的家鄉夏陽(今陝西韓城)與汾陰僅一水之隔,他建議漢武帝到汾陰祭祀后土,應當說在汾陰祭祀后土的活動,在漢武帝以前就有很久的歷史了。

文學記載

據《中國古代建築史》載,北宋后土祠是按照最高標準修建的,與文獻所載北宋東京宮殿大致相同。北京故宮在建築佈局和技法上,繼承了萬榮汾陰后土祠的建築特點。祠內的 ​​代表建築“秋風樓”巧奪天工,品字戲台國內外罕見,正殿、獻殿的石雕、木雕、琉璃飾品等精妙絕倫。萬榮后土祠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文明發展史的見證。


檢視較大的地圖 

<以上資料為網路彙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yce 的頭像
    Boyce

    Master 旅人時光.Buddha.Archangel.朝聖旅行.探索世界的盡頭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