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進入平遙古城要搭電瓶車,除了居民之外,這也是保存古城的好方式。
進入古城,登高望遠。
漫步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最出名的就是他保存良好的衙門,有看過電影清朝電影或著九品芝麻官的人,應該對於衙門真心不陌生,真想進去一探究竟。
進入縣衙大門,並不能直接通往大堂,而要經過設在大門與大堂之間的第二道屏障,這就是特別建造在縣衙內的儀禮之門,稱做儀門。儀門通常是關閉不開的,只有在知縣上任、迎接貴賓、舉行重大慶典活動的時候才會打開。我們現在能直接進入,可以當官了。(網路資料)
親民大堂是縣衙的主體建築,是知縣舉行一些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級官員的廳堂。注意:「民」字上多了一點,這是中國文字含蓄的表現,是親民更多一點的意思。(網路資料)
大堂正中屏風繪有山水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象徵清正廉明,與上懸匾額「明鏡高懸」異曲同工,意即告訴百姓本知縣辦案廉明、公正。(網路資料)
犯人的夾具,居然還電影中一模一樣,威武!!
二堂(明萬曆十九年的建築)——是知縣日常辦公、個別召見下級,小範圍研究工作審理民事案件的場所。正中屏風繪有「松鶴延年圖」,比大堂的「山水朝陽圖」,多了幾分生活氣息,公案上的令簽也只有黑色令簽,沒有紅色令簽,在這兒是不能判死刑的。(網路資料)
內宅也叫「勤慎堂」,告訴知縣在這兒做官要做到勤快、謹慎。知縣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中間是客廳,當時的秘密案件、不公開的案件在這兒審,也是「三堂」。東西廂房為客房,招待上級或同窗好友住宿的。東梢間是臥室,西梢間是書房。朝廷制度非常森嚴,有兩個迴避制度,第一是地域迴避,本省官員不得在本省做官,必須到五百里以外的異地做官,不許帶家屬,家屬也不能來看望他,知縣三年一任,期滿不得久留,只有在每年的臘月二十到次年的正月二十為封印期,為知縣的一個月假期,可以回家探親。第二是親屬迴避,親屬也不能在五百里以內做官,遇上這種情況,則後到者迴避,官小者迴避,避免形成地方保護勢力,危及皇權所規定。(網路資料)
衙門知縣大爺的家。
大仙樓是縣衙中軸線上的最後一進院落,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縣衙中保存下來唯一的元代建築。大仙樓上供奉守印大仙,是狐仙,狐仙雖然不屬於正道,但它生性好大喜功,喜歡被人奉承,並且他的道行比妖摩魔鬼怪高一籌,歷任知縣為求得仕途平安,就將它供奉起來,請它保護官印。俗話說「官憑印,虎憑山」,保住了官印,也就等於保住了官。(網路資料)
漫步逛衙門中。
古代監獄我想是所有人最有興趣一探究竟的地方。
和現代監獄差不多,一間一間的房舍,關押在此地。
為了防止犯人逃跑的鐵球,電影中也出現過啊!!
犯人身上的刑具,還原電影場景。
離開觀風樓就是離開衙門了,繼續往大街上走。
同興公鏢局從1849年開業到1913年歇業,前後保鏢64年。鏢局為王正清所立,王正清,字松庵,號「面王」,平遙南良莊人。生於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幼時讀過2年私塾,但家境貧寒,16歲背井離鄉,到北京一家麵館當學徒,當時還沒有軋面機,王正清必須用手肘揉面,由此練就驚人臂力。(網路資料)
王正清後拜武術大師劉留為師,學武3年,進步很快。之後他拜劉留師兄賈殿魁為師,賈殿魁曾教道光皇帝習武。換句話說,王正清與道光為同門師兄弟,賈很喜歡王正清,便資助他生活費,要他專心習武。王從師賈殿魁,由此學到少林散手108勢等多套武藝。同時,他與內家高手常義時常切磋武藝,據後代講王正清與河南少林寺主持方丈切磋,為正清所勝,方丈欲拜為師,正清道:「大師為少林派嫡宗,少林拳名聞天下,大師如拜我為師,我絕不敢,結為至友方倒可以」。從此二人結為至友,後海川宗師在少林寺為正清建碑勒石,頌其德藝。(網路資料)
3年後,王正清已貫通內、外二家。王正清30歲那年,成為江西道台朱文的武術教習。36歲,他跟隨朱文赴河南上任,前後9年,制服響馬大盜無數,幫助地方政府解決了治安難題。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47歲的王正清告別江湖,返回平遙,次年開辦「同興公」鏢局。王正清與祁縣戴龍邦、文水李毓秀一起,並稱「華北三傑」。三人都有鏢局生意,時常互通有無,有時手下人還會在一起走鏢。其子王樹茂盡得其真傳且有青出於藍之勢,因而同興公鏢局創立之始就成為當時全國著名鏢局之一。(網路資料)
據說1900年八國聯軍攻戰天津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挾裹光緒帝逃往西安,西逃旅途少不了吃喝花銷, 八月初九,二宮到達平遙,盤點現銀93萬兩,這麼大的數目,無人敢當此皇銀的保鏢,唯有山西平遙的王家敢接,適逢亂世,王家鏢隊一路上風塵僕僕,經歷波折,日夜兼程,只半月余將銀兩送抵西安,分毫無差。這塊至今仍掛在王家舊址上的「奉旨議敘」的匾額,就是當年辦完這趟皇差後,慈禧太后賞賜給二代掌柜王樹茂的一塊匾,此匾不同於其他的匾,一般的匾龍是高高在上的,而此匾它是鳳在上龍在下,表明當時是慈禧執政,一手遮天。上面寫有四個字,但是她把頭一個「奉」字寫在了一旁,寫得特別小,猛得一看就像三個字。當時候慈禧是滿人,滿人最忌諱的四個字的豎匾,四的斜音是死字,不吉利,所以把「奉」字寫在了一旁。(網路資料)
鏢局的正廳是當時接待一些持有大宗業務的客戶所用的,相當於現在的貴賓室,我們看到正中有一把椅子,聽導遊講:一般人是不可以坐的,它曾經被江湖人稱為「嬌椅」,只有江湖老大才可以坐。
傳說中的同興鏢局,雖已曲終人散,但留下了完整的歷史資料。
走在歷史時空中,逛平遙古城大街。
和許多的中國古城相同,華燈初上,夜晚的面貌又是完全不同了,靜靜感受。
朝聖團晚上來酒吧走走,也很棒唷!
晚上的小窩,我的山西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