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城位於雲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南詔政權于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後)在此築惠曆城,屬通海都督。惠曆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漢語譯為建水。元時設建水州,屬臨安路(路治在通海),並在建水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統轄臨安、廣西(今瀘西縣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臨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為臨安縣,次年複稱建水縣。
第一次來到建水古城,覺得有點乾乾的,在雲南出了一個這麼樣的古城,能顧如此沒沒無聞也不容易啊,連我都不知道這裡有古城。《建水州志》載:“東城樓(朝陽樓)高百尺,千霄插天,下瞰城市,煙火萬家,風光無際,旭日初升,暉光遠映,遙望城樓,如黃鶴,如嶽陽,實為南中之大觀。”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稱滇府第一樓”的美譽。
朝陽樓與北京天安門的建築風格如出一轍,有“小天安門”之稱。朝陽樓原名叫迎暉門,亦稱東門樓,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北京天安門早建2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祖國邊睡古老軍事重鎮的象徵。600多年前,明軍平定雲南後,設臨安衛,築臨安城,並在四座城門上各建樓三層,東門叫迎暉門(即朝陽樓),南稱阜安門,西為清遠門,北名永貞門。清順治丁亥年(1647年),南西北三城均毀於戰火,唯東門朝陽樓完好無損。
穿過古城門。
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李定國攻佔臨安城時,南北西三城樓毀於戰火,康熙四年又複修,後再度毀損。唯有東門朝陽樓,雖歷經多次戰亂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舊巍然屹立。建水縣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曆所間又建建水洲儒學。清代先後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書院。當時,有“臨半榜”之稱,即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占了半數左右,堪稱雲南之冠,在全國變不多見。所以建水從來就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稱譽。
和中國眾多的古城相同,進入成門後兩排就是商店街了,遊客沿著商店街筆直而去。
走在人來人往的路上,可能地處雲南,就少了一點那種古城味道。
老人與書香門第。
朱家花園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當地鄉紳朱渭卿弟兄所建,祠宅毗。建築占地2萬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呈“縱三橫四”佈局,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有致,民居建築用料上乘、雕刻精美、結構精巧、佈局考究。整組建築陡脊飛簷,雕樑畫棟,精美高雅,庭院廳堂佈置合理,空間景觀層次豐富且變化無窮,形成“迷宮式”建築群。是一座典型具有南方特色的家園林
這是一處很大的書香宅院。
旅遊團逛大觀園,感覺還是挺清幽的。
老宅之旅。
工作人員正在熱情的跳著民俗舞曲。
空虛的建水古城之旅,我曾經來過,我的攝影小旅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