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160.jpg

五蓮山,座落在五蓮縣東南部,與九仙山隔壑並峙。方圓13平方公里,主峰高515.7米。五蓮山原為九仙山之五朵五蓮山大佛峰,自明萬曆30年御賜“五蓮”,乃自成一山,故名“五蓮山”。皇上龍顏大悅,遂敕賜山名、寺名:“山曰五蓮,寺曰光明”。並拔款建起大悲殿、藏經樓、分貝閣、禦仗閣等,五蓮山從此“層簷璀燦,參差錯出”,“金壁交輝,鐘鼓競奏”,“塔殿之勝,眾以為彰”,誦經之聲,琅琅無晨昏。別處的僧人聞風皈赴,四方百姓進香者、遊山者絡繹不絕。光明寺遂成為山東省四大名寺之一。

IMG_5139.jpg

山東佛之旅來到了日照五蓮峰光明寺,早上專車到了五蓮山腳下,放眼望去五蓮山景色非凡,與嶗山景色有相似之處,一眼望去空空蕩蕩豪無人煙,偶爾幾位遊客經過,嶗山是人潮洶湧不絕,五蓮山是管理員比遊客多,一瞬間變成VIP遊客,不用排隊不用等車。

IMG_5135.jpg

五蓮山-九仙山地質公園由五蓮山,九仙山兩大園區組成,總面積37.58平方公里,是我國中央造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獨特的岩漿岩地質地貌為特色,包含典型地質剖面、構造行跡、岩漿岩水體景觀、地質災害等遺蹟。地質公園內有7億年前地殼形成過程中岩漿侵入形成的侵入岩,還有距今1.2億多年的中生代花崗岩峰林地貌,特別是公園西部保存的侵入岩,完整記錄了我國東部7億年以來的地質史,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IMG_5138.jpg

五蓮山與九仙山相鄰,唐宋時代五蓮山就有佛事活動,有蜀僧明開和尚雲遊大川後在五蓮山定居,明萬曆年明開和尚以此泉水治癒皇太后眼疾,皇帝賜山名,山曰五蓮,寺曰光明,撥款建寺起,蘇軾更多次遊歷留下奇秀不減雁蕩題字,這麼有學問的佛山聖境,我當真沒有聽過啊。

IMG_5136.jpg

現在正值夏日八月天,超級熱,我走不動了啊! 天氣炎熱就像在火爐中行軍,五蓮山上奇峰怪石林立頗有小嶗山之氣勢,古時文人墨客多在石上題字看來遊人挺多,山上的石洞石刻很多,很多人喜歡到此一遊,五蓮山主要花崗岩組成,摩崖石刻歷久彌新,還是可以很清楚見到上面的刻字,古代的遊客真喜歡到處題字 現在的遊客也不例外。

IMG_5140.jpg

途中經過一處泉水,說是明開和尚治癒皇太后所使用的泉水,我眼睛很好桃花姻緣不太好,可能佛祖很喜歡我,讓我六根清淨神木鼎立,我還是來洗洗臉,看看有沒有奇蹟出現。

IMG_5159.jpg

光明寺頂有一處新的佛像摩崖石刻,大佛半身矗立在山壁之處,確實有精美之處,一眼看過去真的滿壯觀的!

IMG_5141.jpg

光明寺始建于唐代,名雲堂寺;中興於明,敕建“護國萬壽光明寺”。光明寺坐落於五蓮山大悲峰前,左右分別為望海峰和天竺峰所環抱。該寺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年,歷時五載完工,明崇楨和清順冶、康熙年間又多次複修和擴建,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古寺院建築群。

IMG_5142.jpg

光明寺位於五蓮縣五蓮山大悲峰下,始建于明萬曆三十年(1602),是山東四大禪寺之一(其他三座是長清靈岩寺、益都法慶寺、諸城侔雲寺)。是一座由皇帝敕賜寺名,內庫撥款,太監親臨監工的禦建寺院。五蓮山原為九仙山之一峰,稱五朵山,山勢峭拔,層巒疊嶂,風光旖旎。

IMG_5160.jpg

作為山東省的佛教名山,五蓮山與佛教結緣歷史悠久。早在唐代,五蓮山就有應身菩薩精藍習靜,宋代又有戒丘、吡尼在這裡建雲堂寺,明代又多有名人雅士在此居留,並築有地藏殿。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西蜀僧明開(字心空)卓錫五蓮山后,敕建護國萬壽光明寺。

IMG_5144.jpg

據《五蓮山志》記載,明開僧在雲遊中國名山大川後至此,見五蓮山蒼壁插空,雲嵐出沒,繚白繞青,峰之幽幽,泉之活活,喜曰:“緣在是矣!”然明開山上之初,五蓮山僅有宋代所建的雲堂寺,且又小又簡陋,遂在大悲峰下結茆而居,不久即北上京師,上書朝廷恭請山名寺名。但由於當時的五朵山山非名山,寺非名寺,也就一直沒有得到皇帝的恩准。

IMG_5145.jpg

一日,明開到北京西山諸寺遊覽,巧遇惜薪司太監王忠,兩人一見,心通意合,如逢故交。王忠便將明開及五朵山的詳細情況向皇帝奏報。此時,適逢李皇太后患眼疾,久醫不治,明開“結壇咒大悲峰水進呈,太后服之立愈”。神宗大悅,賜山名五蓮山,寺名護國萬壽光明寺,發內帑五千金,建起了大悲殿、藏經樓、分貝閣、禦仗閣、左右禪堂、浴室、廚房、山門等,使原本簡陋的寺院面目一新。該建築群位於望海、天竺、大悲三峰之間,規模宏大,雕樑畫棟,金碧輝煌,一時五蓮山光明寺香火興盛,聲名大震,遠噪大江南北。

IMG_5153.jpg

流雲峽,可以眺望整片五蓮山,還有山下的景區,我在石頭上跳來跳去,差一點就摔到山下去了,天氣又很熱,整個躺在大石頭上不想動。

IMG_5148.jpg

萬曆之後,五蓮山光明寺歷經興廢。清代順治、康熙年間曾多次進行修復與擴建,其中尤以康熙二十二年(1638年)擴建規模最大,原寺內的38層臺階和伽藍樓均屬此時擴建。清乾隆年間光明寺大殿正中又高懸起皇帝手書“寶箱莊嚴”四字金匾,藏經樓內掛起禦影丹青一幅。

IMG_5156.jpg

清未,德國一傳教士欲割五蓮山光明寺屬地建天主教堂,西太后慈禧得知後懿旨:“外域不得擅擾”,使寺院得以保護。民國初年,駐諸城軍閥顧震部借維護地方治安,登記寺內古物之名,將寺內金鐘、玉磬、明代瓷器、名畫等劫掠一空。民國年間,也曾有人試圖毀寺,當時的光明寺住持緒讓趕奔南京,拜見蔣介石諭准才得以保護。

IMG_5157.jpg

光明寺隱藏在群山之中,是一處古蹟名勝

IMG_5143.jpg

五蓮山塔

IMG_5158.jpg

山東佛教小旅行,五蓮山之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yce 的頭像
    Boyce

    Master 旅人時光.Buddha.Archangel.朝聖旅行.探索世界的盡頭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