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東札所33所朝聖第六天,在鬼怒川度過修身養性美好日子後,正式在出發展開朝聖旅行,坂東札所之間的距離不但遠,而且須穿梭在關東各個縣市,這是一場需要耐力的朝聖之旅,今天要進行四間寺院的巡拜 1. 第21番八溝山日輪寺 2. 第22番妙福山佐竹寺 4. 第23番 佐白山正福寺 4. 第20番獨鈷山西明寺 GO!
今天巡拜總里程數大約210公里,要從栃木縣跨境到茨城縣,再回到栃木縣。
從鬼怒川往八溝山距離大約82公里,但實際上開起來我覺得我開了182公里,從頭到尾只有線道沒有高速路,過了大田後迎接我們的是細小而綿長的林道,小路樹林茂密,你會懷疑是不是走到什麼奇怪的產業道路,到了日輪寺還遇到季節道路封閉 (冬天不準走小路上山),我只好繞一圈走上山的大路,正面這條28接248道路也不大啊,往八溝山的山路非常陡峭只能容納小車上山,開貨車遊覽車絕無可能,八溝山位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上,簡直就是隱居山林,我就在驚險的山路上奔馳最終抵達寺院。
坂東第21所 八溝山日輪寺 天臺宗 本尊十一面観世音菩薩 通稱八溝山觀音
千辛萬苦終於到了日輪寺,日輪寺有一個小小的停車場,上來之後看到日輪寺小小的本堂,這座寺院獨立遺世的矗立在八溝山上,方圓之內沒有任何住家或商店,在這裡修行真是與世無爭。
坂東第21所 八溝山日輪寺 天臺宗 本尊十一面観世音菩薩 通稱八溝山觀音
日輪寺真實的創見時間不詳,根據紀載天武天皇2年(西元673年)役行者創建 (役行者=役小角),大同2年(西元803年)弘法大師空海雕刻的十一面観音像在寺院中,八溝山日輪寺是一間很困難的寺院,所在的位置較為困難,日輪寺位於茨縣城・縣福島・栃木縣三個縣的中間,八溝山脈之主峰標高が1022米。
役行者小角是日本修驗道始祖,大和國葛城上郡茅原村人,是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知名咒術師,世稱「役小角」,又稱「役行者」、「役優婆塞」、「神變大菩薩」。平安時代,由於山嶽信仰的興盛,朝廷追贈「行者」尊稱給他,之後才通稱「役行者」。史料中只有在《續日本紀》提到他,最有名則是《日本現報善惡靈異記》。
上八溝山就兩條道路,都非常的小,來到此實在困難,連我開車都覺得好深山,寺院內看似遊人清淡,常駐在此的住持是否有點孤單呢? 下山繼續前往今天第二所寺院,妙福山佐竹寺。
坂東第22番 妙福山佐竹寺 真言宗豐山派 本尊十一面観世音菩薩 北向観音﹒佐竹観音
佐竹寺寺前,絕美寺院,不由分說。
一來到佐竹寺就被那庭院山門給深深吸引,渲染的黃色銀杏,千古歲月的山門,實在太美了,外觀,大門,內庭交織而成的連續畫面,此時的我臉上充滿的微笑與恬靜,佐竹寺大門在2011年東北大地震後,2014年修復成朱紅色山門,仁王尊像在宝永5年(西原1708年)建成,の作であるが、平成28年(西元2016年)重新修復。戰國時期大名佐竹氏の家紋「五本骨扇に赤月紋」就在山門上面,這裡原來是佐竹氏的領地。
坂東第22番 妙福山佐竹寺 真言宗豐山派 本尊十一面観世音菩薩 通稱北向観音﹒佐竹観音
佐竹寺建於大同2年(西元807年)奈良時代僧侶徳一所開創,寛和元年(西元985年)花山天皇隨行的随行聖徳太子,製作了十一面観音像贈佐竹寺,從此觀音堂建立,由於觀音堂朝向北方,又被稱為北向觀音,對於安產育子災厄香除靈驗,信樣者眾。
觀音本堂。
佐竹寺睡貓。
黃金比例的佐竹寺庭院,楓紅,銀杏黃,調出的色盤比例,現場看到真是太驚艷了。
佐竹寺位於主要馬路旁,但附近似乎沒有什麼住家,仿佛就是古日本的氛圍和情境。
境内布袋像,身上揹著大袋子僧侶樣貌,是日本七福神信仰。
裝備滿檔得意一笑的朝聖者。
灑滿金黃色銀杏樹葉,庭院之美。
坂東第23番 妙福山正福寺 普門宗 本尊十一面千手観世音菩薩 通稱佐白観音
下一間寺院我們來到第23番佐白山正福寺,正福寺位於一座小山丘上,附近是自然公園與步道,沒有什麼住家,位於大城市旁的郊區地帶,正福寺沒有仁王門及山門,走進來有一處參道,是一處獨立於佐白山小丘上的寺院。
坂東第23番 妙福山正福寺 普門宗 本尊十一面千手観世音菩薩 通稱佐白観音
根據紀載,白雉2年(西元651年)猟師の粒浦氏,雕刻了千手観音菩薩佛像並開始祭祀,直到了明治初年之神佛分離政策,寺院開始衰退,本尊佛像移往佐白山頂避難,昭和5年(西元1930年)現在的地方官因堂建立,佐白山上的觀音佛像才就此歸還,當時寺名以「佐白山観世音寺」稱之,平成24年(西元1942年)才改名為正福寺。
同行二人。
正福寺透露出出一股寂靜的感覺,靜靜的躺在山丘之中,前方的地藏菩薩朝向參道方向。
結束正福寺,本日剩下最後一間寺院~第20番獨鈷山西明寺,西明寺位於益子溫泉旁,是一處非常小的益子町,一路上在平坦的鄉道上穿行農田,此時的夕陽把樹梢曬的金黃,此時的心情很愉快。
坂東第20番 獨鈷山西明寺 真言宗豐山派 本尊十一面観世音菩薩 通稱北向観音
西明寺處在一處山中的森林公園中,把車停在登山步道口,緩緩沿著石梯走向本堂。
茅葺きの楼門は、延徳元年(1489年)に着工して、10年を要し
坂東第20番 獨鈷山西明寺 真言宗豐山派 本尊十一面観世音菩薩 通稱北向観音
關於西明寺,天平9年(西元737年)奈良時代日本僧人行基菩薩,雕刻十一面観音安置在西明寺開始,西明寺在大治2年(西元1127年)遭遇戰亂兵險燒毀,當地宇都宮氏・益子氏援助西明寺再建,西明寺益子町は「益子焼」是知名的特產,益子焼再江戸時代末期,在益子受訓的「大塚啓三郎」建造了第一個窯爐,開始了益子燒的燒製。元來室町時代的建造物在江戸初期火災焼損,元祿15年(西元1702年)再建。
「閻魔堂」寛保3年(西元1743年)再建的簡單建築物,堂內有五體佛像。
「閻魔堂」閻魔大王開口大笑,惡童子(左)、閻魔大王(中)、善童子(右)、奪依婆(左邊)、地蔵菩薩(右邊),五尊佛像安置在建築物內,非常古老,只有一小縫隙可以拍照。
我與波光樹影,朝聖行者。
西明寺一景。
「三重塔」天文7年(西元1538年)西明寺城主「益子家宗」建立。
結束本日巡拜,很愉快地下山,夕陽落下,恬靜的西明寺院,很美。
今天巡拜的時間準時五點結束,由於益子町就在附近,先前往逛逛大賣場商場,太自在的時光。
益子溫泉酒店
晚上入住益子溫泉酒店,酒店位於山谷之中的丘陵山腹之中,朝聖者換上浴衣,套露出無比爽感,這感覺就是來旅行的啊.....。
晚上我在酒店訂了餐,穿上浴衣享用美食風味料理。
益子溫泉,泡湯池非常大,每隔一段時間岩壁上會有瀑布般的流水沖下,徜徉在溫泉浴中,是最好的身心療育,最美好的一天結束,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