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一直以來是台灣的佛教聖地,開辦人是星雲大師,近年來佛光山發展得相當成功,有學校、電視台、報紙等等,在2011年12月在佛光山旁的佛陀紀念館開幕了,讓佛光山除了修行之外,更是住要的旅遊景景,也讓遊客感受到佛教之美,今天是228紀念日假期,我一早從台北奔馳到到佛光山,台北陰雨綿綿的天氣,到了佛光山天氣相當不錯,早上人潮也不多,心情開始雀躍了起來。
從北二高往佛光山的交流道下來不久,就可以抵達佛光山,在此之前會經過一座斜張橋,這座橋是橫跨高屏大橋的高速公路相當壯麗。
佛光山停車場管理處,貌似一座高高佛塔
佛光山本部,非常大的現代化佛寺建族群,今天的目的地是佛陀紀念塔,在佛光山本部的另一側
佛陀紀念館大門
前往佛陀紀念館之前,會先通過一座禮敬大廳,許多遊客漫步前進
右手邊是大象,普賢菩薩坐騎
左邊是獅子,文殊菩薩坐騎
禮敬大廳裏面有許多商店,素食館,販售多種紀念品
佛光山販售香品的工作人員
前方就是佛陀紀念館,左右兩側共計有八座佛塔,每一座城樓至多七層,我站在佛陀大道上曬太陽,很舒服的天氣,我邁向大步直直朝佛陀紀念館走過去!
回首禮敬大廳
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Fo Guang Shan Buddha Memorial Center)位於台灣高雄市大樹區,2003年舉行安基典禮,2011年12月25日竣工。興建緣起於1998年星雲大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ga Dorje Rinpoche),感念佛光山寺長期為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台灣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維基百科>
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坐西朝東,佔地總面積約100公頃,自安基至竣工,歷經9年,外觀設計圖便繪製了百餘張,後經一再修改,成為現在除了主體建築正館外,成「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格局。主建築位於中軸線上,從東至西依序有禮敬大廳、八塔、萬人照相台、菩提廣場、本館及佛光大佛等,另外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維基百科>
佛陀紀念館大廳,正門有一座目標相當精緻
佛陀紀念館大堂
佛陀紀念塔內部旁大,分為多個展區及地宮,想要參觀完要花上相當多的時間,我先來到展出佛陀出生的展覽室
修行人禮拜朝聖模型
莊嚴的菩薩像
彌勒佛與童子
浴佛
浴佛
平安燈
來到佛陀紀念館的上層戶外區,可以看到八座佛塔
地藏菩薩塔,可以進入禮佛
佛光大佛與佛塔
普賢菩薩塔
佛光大佛
佛光大佛設於主館後方,為佛陀紀念館的地標,通高108公尺,像高50公尺,採用1,872公噸銅鐵建造而成,為世界最高銅鑄的青銅坐佛。並發起「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集百萬人抄寫好的心經,永久奉納在佛光大佛的佛身內。<維基百科>
文殊菩薩塔
觀音菩薩塔
佛陀紀念館廣場
佛陀紀念館一景
佛陀紀念館2F 正在展出中國四大名著經典人物木雕
佛陀紀念塔迴廊
台灣四大名山走過一趟,北法鼓,東慈濟,南佛光,中中台,規模最宏大壯麗的就屬於佛光山了,在佛陀紀念塔尚未完成之前,中台禪寺曾經紅極一時,法鼓山與慈濟就相對低調多了,這趟佛光山之旅逛得很開心充實! 全覽佛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