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的海洋資源相當豐富,大多數的遊客到了澎湖大多進行水上活動,而澎湖的潮間帶旅遊也是很有看頭的,員貝嶼上的潮間帶生態十分豐富,有螃蟹、海膽、海參、沙蟲..屬不盡的海洋生物,就像一個露天的海洋生態教室,很適合扶老攜幼參加,其中抱礅活動真是難得一見,原來魚~可以這樣補!! 捕魚不費吹灰之力輕輕到手。
與澎湖眾多島嶼一樣,員貝嶼由柱狀玄武岩所組成的,在眾多島嶼中名氣最大的是桶盤嶼,桶盤嶼整座島嶼都像石柱所組成
英氣煥發的船家兼任導覽員,據說他叫做賢哥,正在霸氣的解說員貝嶼潮間帶注意事項,這位大哥說,潮間帶,處處是生物,只要仔細看就可以發現了..
潮間帶,顧名思義,潮水之間的地帶,故,有水有潮
我真的聽了這位大哥的話,蹲在潮間沙灘上,仔細一看! 真的有一隻小蝦子鑽了出來..
躲在沙地的螃蟹
台灣潮間帶的螃蟹都很小隻,大隻的都被人抓光了,員貝嶼潮間帶上順手一抓,上可以看到這麼大的螃蟹,很不錯!!
船家大哥很霸氣的拿了一隻秋刀魚,他說要去餵食鰻魚,我心裡想,潮間帶會有鰻魚嗎?!
OH~還真的有鰻魚,這條鰻魚名為錢鰻,身上有黑色斑點,這種鰻魚晝伏夜出生性兇猛,食用潮間帶魚類貝類,早年漁夫都不喜歡這種鰻魚,因為鰻魚吃餌之後會捲動身體將釣線捲亂,現在鰻魚由於現代料理的進步身價水漲船高,據船家說本來附近一共有三隻,有兩隻被抓走了,只剩這隻了..
潮間帶海葵,員貝嶼汙染甚少,海葵長得很健康
潮間帶大海膽
躲在石頭下的紅螃蟹
台語名為拖鞋仔的海洋生物,浸泡醬油料理後經常被做成配飯使用
正在捲動的拖鞋仔
一群人在潮間帶抓沙蟲螃蟹
導遊船家正在示範抓沙蟲、螃蟹的標準動作
抓沙蟲的標準姿勢
重頭戲上場!! 抱礅
抱礅是早年漁民的捕魚方法,海水漲潮的時候魚會游泳至潮間帶覓食,海水退潮後沒有遊走的魚類就會暫時棲身在石縫內,抱礅的方法就是先將石頭堆成一塊一塊的石頭堆,海水退潮的時候魚類會游進去,只要將網子套上,再把石頭搬開後,石頭內的魚就手到擒來了!!
這麼淺的水裏面真的會有魚嗎?! 套一個網子來試試看
再套網子的過程中,賢哥繼續解說,摸海嵾的技巧.....
網子開始收網,一打開石頭裡面有好幾隻魚,幾乎每個石墩都有魚躲藏的,真的很奇妙,而且這些魚體型都還不小
收網中 FISH FISH FISH
收網中 GO GO GO
抱礅結束,一共抓了十幾條魚,這些魚名為小石斑魚,學名為玳瑁石斑,為澎湖縣魚,生長於潮間帶珊瑚區,捕食小魚貝殼維生,要抓這種魚使用抱礅或手釣法都可以捕獲,本來想要放生,不過團體行動放生了可能會被OX...
即將離開員貝嶼,在這裡生活的居民頗辛苦,據說補完魚貨之後要踏浪至馬公市販售,真是一段遙遠的路途
開船離開員貝嶼
突然之間看到海面上好像有人在走動..
海上真的有人在釣魚,原來員貝嶼本島之間雖然隔了一座海峽,但海水退潮的時候水深不深,是可以從員貝嶼步行到澎湖本島的,果然傳說不假
回到澎湖本島之後,就回到馬公,趕上欣賞日落
澎湖日落十分美麗
我們住的民宿剛好位於海邊,可以欣賞日落,比起台北的庸碌,我真的喜歡澎湖的這一份寧靜,結束一天的員貝嶼之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