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boss4345.jpg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可韓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著名的中國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維基百科)

2014boss4302.jpg

青城山是道教的勝地之一,全真龍門派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對大多數人來說,青城山比較像是武俠小說裡會出現的地方,今天就來青城山走走看看。

2014boss4304.jpg

青城山歷史悠久,相傳軒轅黃帝時有甯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禦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並建觀(丈人觀)紀念。在古時與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陝西景福山合稱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蕩魔大帝、五嶽丈人甯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護道天尊、廣援普度天尊。

2014boss4307.jpg

來到青城山首先要挑戰的是排山倒海的觀光客,還有以前入山不用收門票,現在是土匪打劫設置了景區,大家都得買票進入。

2014boss4308.jpg

進入青城山的山路是一處小徑,沿著河流順流而上,沿路的自然生態非常好,確實是清幽無比,雖然人潮洶湧,仍然感覺的到這份自然山水之美。

2014boss4315.jpg

2014boss4311.jpg

走到一半,要搭小船到青城山索道,再搭乘纜車上到青城山主要寺院群。

2014boss4316.jpg

2014boss4318.jpg

這趟鹿滿有感覺的,又是搭船,又是搭纜車,有一種深入群山的感覺。根據網路上百科全書可以看到青城山的歷史,多半與道教有關。

2014boss4319.jpg

隋唐統治者對道教的扶持,使這一時期的青城山實乃“神仙都會之府”。隋唐時期道教興盛,青城山宮觀遍佈,高道輩出。天寶之亂後,中原不甯,唐玄宗、僖宗先後入蜀避難。唐僖宗命青城山修靈寶道場羅天大醮,設醮位2400個。唐末五代,道門的一些著名人物也都出入蜀中,如彭曉、陳摶等曾遊青城山,杜光庭、譚峭等皆終老於青城山。其中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長期隱居青城山白雲溪,整理和撰寫了大量道書。後人在白雲溪畔建“杜光庭讀書台”,供人憑弔。

2014boss4320.jpg

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北宋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來此朝拜,在常道觀再興天師道脈。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陸遊來此,賦詩雲:“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清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與杜光庭同時的青城山常道觀道士張素卿,是唐末五代畫家,以道教題材的繪畫而著名。

2014boss4325.jpg

上清宮位於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頂約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宮始建於晉代,現存廟宇為清朝同治年間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宮門“上清宮”三字由蔣介石題寅。宮內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經》五千言木刻,還有麻姑池、鴛鴦井等傳說遺跡。


2014boss4327.jpg

西漢末年,被稱為“蜀中八仙”之一的陰長生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張道陵。東漢順帝初年,他入鶴鳴山(今成都市大邑縣境內)修道,創立五斗米道,亦即天師道。鶴鳴山與青城山同屬古岷山山脈,張道陵最早從鶴鳴山來到青城山結茅傳道,並羽化山中。東漢漢安二年(143年),在寫畢二十四道書兩年後,張道陵到達青城山,在此結茅傳道,創立了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為了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2014boss4328.jpg

2014boss4335.jpg

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讚譽。唐杜甫有詩寫道:“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又“丈人祠西佳氣濃,綠雲擬住最高峰。”這些著名詩句抒發了對青城山的愛慕的感情。唐代詩人岑參、錢起、賈島,宋代詩人陸游、范成大等,對青城山都有題詠。

2014boss4336.jpg

青城山上有提供掛單住宿。

2014boss4340.jpg

青城山範圍很大,認真走下來會需要一天的時間,一般遊客都是到青城山主殿上到此一遊,來青城山建議可以搭纜車上山,用步行的方式下山,可以尋訪青城山勝跡。

2014boss4342.jpg

2014boss4353.jpg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現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

2014boss4354.jpg

東漢時,張陵來到青城山傳道。張陵之後,從漢末至明清時期,來青城山修道的先後有李阿、陳勳、範長生、杜光庭、楊超遠、徐無極、陳清覺等名士。

2014boss4355.jpg

早期的山居道士,大多穴居山洞,或者在洞旁結茅舍。到了晉代,青城山始建宮觀,主要有:古常道觀、祖師殿、上清宮、老君閣、建福宮、圓明宮、玉清宮等。古常道觀又名天師洞,當年張陵就在此“結茅傳道”。觀內還有黃帝祠和三皇殿,殿內供奉著伏羲、神農、黃帝。觀後的混元頂上有一個洞穴,相傳張陵曾經在此修煉,最後羽化成仙,被封為張天師。因此,青城山成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和天師道的祖山祖庭。  

2014boss4356.jpg

張道陵,原名張陵,字輔漢,因為他創立了道教,道教徒尊稱為張道陵,又尊稱為張天師。東漢永壽二年(156年)修道成仙於青城山,活了一百二十二歲。據說他是漢留侯張良的八世孫,從小研讀老子的《道德經》以及天文、地理等。他是一位太學士,博通《詩》、《書》、《禮》、《易》、《春秋》五經。於和帝永元四年(92年)由黃河邊上來到四川大邑的鶴鳴山,開始創教活動。隨後來到青城山改造早期的“五斗米道”,降妖除魔,在青城山正式創立了道教。民間傳說張天師學道心誠志堅,天上的太上老君也被感動了。太上老君降臨,授張天師三洞眾經,金丹秘訣,雌雄二劍,一杖都功印,正式任命他為天師。青城山常道觀後有一崖洞,叫天師洞,就是張道陵當年修道煉丹的地方。道教後來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中國本土宗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宗教,它的教義理論的核心是對“道”的信仰,與中國的歷史、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和影響。

2014boss4359.jpg

青城山小旅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yce 的頭像
    Boyce

    Master 旅人時光.Buddha.Archangel.朝聖旅行.探索世界的盡頭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