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329.jpg

克孜爾千佛洞,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孜爾石窟大約建於公元3世紀,止於公元8~9世紀,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現存編號石窟共有236窟,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毀,還有81窟存有精美壁畫,為古代龜茲國的文化遺存。一部份的壁畫被考古隊盜運往歐洲,如德國的柏林民族博物館。

IMG_9318.jpg

我們身為藝術朝聖團,一定要來這座獨特的千年石窟走走,大夥邁步向前進。

IMG_9332.jpg

克孜爾千佛洞前有一座鳩摩羅什塑像,鳩摩羅什生於龜茲國,此地正是龜茲國的範圍,把他的塑像矗立在佛像石窟前,也代表他為了佛經翻譯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IMG_20190422_145204.jpg

克孜爾石窟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克孜爾是維吾爾語「紅色」的意思。大概是因為卻勒塔格山色赭紅,在朝暉夕陽的映襯下猶如胭脂,與河水相映成趣而得名。石窟總體走向呈東西向,綿延約三公里。洞窟分為四個區域:谷西、谷內、谷東和後山。1953年正式編號的洞窟是235個,1973年新發現一個洞窟,編為新1窟。因加固克孜爾石窟岩體修繕工程的需要,於1989年清理出10個被沙土掩埋的洞窟,1990年又清理出23個洞窟。現總共有編號洞窟269個。尚有一批未編號洞窟和埋藏於地下的洞窟,洞窟總數近400個。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中規模最大,保存壁畫面積最多的一處石窟群,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

IMG_20190422_145245.jpg

看到這一處石窟群,第一個感覺就是好小,石窟的外圍已經做了水泥建築進行加固。

IMG_20190422_145450.jpg

克孜爾石窟大約建於公元3世紀,止於公元8~9世紀,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在歷史滄桑中,克孜爾石窟遭到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殘存雕塑已是鳳毛麟角,新1窟內的泥塑彩繪涅槃佛像是目前新疆境內唯一的一軀。而數量最多、保存較好的壁畫則成為克孜爾石窟最珍貴的遺存。

IMG_20190422_145455.jpg

克孜爾石窟的壁畫歷經不同時期的重修重繪,在某些窟室的牆壁上明顯保留著二次或三次繪畫的痕跡。壁畫遺存內容大致分四個時期,即初創期、發展期、繁榮期和衰落期。

IMG_20190422_145548.jpg

壁畫不是畫在塗白的泥壁上,而是往泥壁上直接作畫。既採用了有覆蓋的礦物顏料,也使用了透明的顏料。著色方法不但有平塗的烘染,而且有水分在底壁上的暈散。這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濕畫法”,也稱凹凸畫法,史學界認為,它是古龜茲國人的一種創造,是絢麗的石窟壁畫園地裡最鮮豔的一枝花朵。

IMG_20190422_145617.jpg

IMG_20190422_145729.jpg

石窟破損的狀態挺嚴重的,許多牆上的彩繪已經消失了

IMG_20190422_150131.jpg

IMG_20190422_150407.jpg

在西元一世紀,約東漢明帝時,佛教就經由絲綢之路傳入新疆,到西元十三四世紀伊斯蘭教代替佛教止,佛教在新疆興盛了1000多年。西元四世紀,龜茲王國的佛教已很興盛,不僅修建了很多裝飾富麗、規模宏大的寺廟,還集中能工巧匠和著名畫師等,大興土木建造氣勢恢宏的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石窟群修鑿的年代開始于東漢,結束于唐末。歷代龜茲王對這項工作都極為重視。西元七世紀,龜茲王國的佛教達到極盛,甚至連龜茲王宮都裝飾得同寺廟一般。其間歷代龜茲國王對克孜爾千佛洞石窟群的建造,更沒有停止。

IMG_20190422_150541.jpg

克孜爾千佛洞,這個中國的石窟群。這些層層迭迭井然有序的洞窟,包括供養佛像作禮拜用的“支提窟”,僧尼靜修或講學用的精舍“毗呵羅窟”,僧尼起居用的寮房,埋葬骨灰用的羅漢窟等等,這樣完整的建築體系,是世界上其它佛教中心所罕見的。

IMG_20190422_151106.jpg

IMG_20190422_151233.jpg

壁畫題材主要是與釋迦牟尼有關的種種事跡,包括本生故事、因緣故事和佛傳故事等。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分別多達一百多種,佛傳故事也有六十多種。因此,克孜爾石窟被譽為「故事的海洋」。此外,天相圖、天宮伎樂、飛天和供養人等都是克孜爾石窟壁畫中有特色的藝術品。

IMG_20190422_151238.jpg

克孜爾石窟的洞窟形制大致有兩種:一種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產的場所,多為居室加通道結構,室內有灶炕和簡單的生活設施;另一種為佛殿,是供佛徒禮拜和講經說法的地方。佛殿又分為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長方形、內設塔柱的中心柱窟,還有部分是窟室較為規則的方形窟。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規則的修建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單元。從配列的情況看,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

IMG_20190422_152759.jpg

在其中一窟曾經是僧人修行的地方,現在作為展示用,裡面有考古隊探索的過程,還有當初發現時候保存比較好的石壁彩繪,還原地當時的絢爛壁畫。

IMG_20190422_153309.jpg

這些壁畫原本都是彩繪,後來經過千年的歲月逐漸退色,最終成為了黑色的框架。

IMG_20190422_153313.jpg

IMG_20190422_153322.jpg

解說員正在述說石窟牆壁上佛陀的故事

IMG_20190422_153519.jpg

克孜爾石窟壁畫,“最絕”的當屬佛教本生故事畫。筆者考察過敦煌千佛洞,在那裡,描繪釋迦牟尼佛前幾世苦難苦行,積善積德的故事(即佛教本生故事的壁畫),大多採取連環畫的形式,用許多場面展開故事情節。這裡的壁畫卻別具一格。卓越的畫師把複雜的故事巧妙描繪在一個菱形畫面中。

IMG_20190422_153523.jpg

根據資料,克孜爾千佛洞分為四個時期,以下轉仔百科全書資料。

IMG_20190422_154544.jpg

初創期

約為西元3世紀末到4世紀中葉,存在壁畫的有效洞窟118、92、77、47、48、117窟,多為方形窟。後期有大像窟(47窟是最大的),指中心禮拜窟特別高大的石窟,這類石窟的前室都鑿出露天大佛像,為仿巴米揚大佛像窟的式樣開鑿而成,此窟分為前後室,左右兩壁各鑿出的五排方孔,應為木窟簷的痕跡,從正前壁殘存的大圓孔石台的大立佛像站立的情況來看,這裡曾有一個高16米左右的大立佛,這在龜茲地區可算是最大最高的佛像了,後室,大約原臺上塑有的涅槃佛,只是可惜被毀壞了。用簡單的粗線條勾勒出輪廓,再在殘廊內大筆塗抹,此壁畫風格可用“用筆粗獷,色彩明快,人物簡單古樸而又不失神彩”來形容,單從畫風上大家也可以看出它的建造是比較早的,此窟作用一般是用來觀佛禮佛的。還有禪定及天宮伎樂圖等,以佛傳故事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為主,犍陀螺藝術風格較為明顯。

IMG_20190422_154941.jpg

發展期

約西元4世紀中葉到5世紀末,主要有38、76、83、84、114、13、32、171、172窟,此時就出現了以中心柱窟為中心的洞窟組合,包括僧房、講經堂、禮拜寺等,形成寺院形態,此時畫風為暈染法,菱形格構圖,以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內容為主,大家請看這38窟內的菱格畫就是畫的摩詞薩王子捨身飼虎的一個本生故事。佛本生故事是講解迦加牟尼生前許多修行成佛的故事,根據 “輪回轉生”理論而形成的,本生故事是最精彩的一個場面的體現,而不是取卷軸連環畫的構圖形成,且繪畫於中心柱的主窟室的菱格之中。

IMG_20190422_154044.jpg

繁盛期

再往後到了西元6-7世紀,為其繁盛期,造像普遍採用金粉或金箔敷貼。在此方形窟中因緣畫較為突出,建築上以大型中心柱居多。因緣故事就是記釋迦加牟尼成佛後,雲遊四方,傳播佛法,常以因緣故事喻人,就產生了因緣故事,傳播因果輪回之說。第8窟的菱格因緣圖,上畫的是猴子奉蜜於佛,佛雲有蟲,猴去蟲又奉之,又曰太濃,猴就加泉水以稀之,再奉,佛和眾弟子飲了,猴很開心,一高興跌入水坑淹死了,因前身奉過佛,來生生於富貴人家做了富人,此類因緣故事在石窟中有100多種上千幅,但內容較難識辨,其種類數量卻屬國內罕見。

IMG_20190422_155410.jpg

衰落期

最後克孜爾千佛洞衰落於8-9世紀,存在壁畫有129、197、135、227、180、229窟,它的衰落可從一些石窟中遊人任意在壁上刻劃題記等可以看出來,如果僧徒在此修行拜佛,遊人是不敢在此胡做非為的,只有廢棄了遊人才會如此;以及47、107、117窟開在較早但原畫被覆蓋重畫。克孜爾石窟的衰落與戰爭有關,據克孜爾石窟佛塔下一個斷為兩截的唐開元三年(715年)紀功碑可知,西元8世紀初,此地曾為大破吐魯番的一個戰場。在克孜爾石窟93窟中刻的一幅攻戰圖可以看出,此圖下部還刻有“來俊俊”三字可能為人名,大約為當時士兵對戰事的描述。

IMG_20190422_155000.jpg

IMG_20190422_154951.jpg

石窟中常見的飛天,因不同地區的石窟飛天也會有不同的變化

IMG_20190422_153633.jpg

IMG_20190422_153744.jpg

IMG_20190422_154812.jpg

描述古代生活型態的壁畫。

IMG_20190422_155121.jpg

克孜爾石窟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藝術背景,令人駐足良久,令人浮想聯翩。但是,石窟處處滿目瘡痍,卻實在令人心痛,令人慘不忍睹:放置釋迦佛的拱型佛龕裡空空如也;壁畫上所有佛像左半邊袈裟均被剝走--因為它是金箔製成的;甚至整壁整壁的壁畫被人揭走,只在洞壁上留下斑斑斧鑿的痕跡-19世紀末20世紀初,接踵而至的西方探險隊從克孜爾石窟劫掠走大量精美的壁畫。

IMG_20190422_155210.jpg

目前,克孜爾石窟的200多個石窟中,保存著1萬多平方米的壁畫。但是,在許多西方國家的博物館、藝術館,特別是德國的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還陳列著大量的克孜爾石窟壁畫--這當然被那些探險隊從新疆劫掠而走的。

IMG_20190422_152450.jpg

IMG_20190422_152456.jpg

眺望石窟外面,是一處綠樹,鳩摩羅什象靜靜的矗立在千佛洞前

IMG_9330.jpg

中國最偉大的譯經師,鳩摩羅什

IMG_20190422_163546.jpg

渭乾河,克孜爾千佛洞藝術之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yce 的頭像
    Boyce

    Master 旅人時光.Buddha.Archangel.朝聖旅行.探索世界的盡頭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