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福的祭祀建築群,天壇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現在的建築大多數為清朝時期所建,整體面積273公頃,天壇是現存中國古代王朝等級最高,最富有特色的建築群,天壇主殿更是重要的旅遊地標,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到了北京是必遊的景點之一。
現在的天壇273公頃面積中,有72公頃是被其他單位長期占用,造成天壇“天圓地方”格局不復存在,內壇“蒼璧禮天”,外壇自然郊野的植被形態受到破壞,原有的文化內涵和肅穆氛圍大打折扣,中共中央認為應維持天的完整性,這些單位陸續被政府中央有計畫的移轉他第,天壇一步步的回公園有樣貌,目前只剩下一家電台尚未遷移,日後要恢復成大型綠色公園只差一步了,不得不佩服老共的效率及決心。
穿過內牆,前方就是傳說中的天壇
中國古建的特色就是大,抵達主體建築前要走一大段路,比起台灣的羊腸小徑路悠悠,小巧精緻與寬廣博大,兩者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天壇後方
百年古樹群
走過這道階梯,前方就是天壇主殿
天壇祈年殿,是古代皇帝最主要祭天的地點,祈年殿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築,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維基百科>
祈年殿牌匾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龍柱高19.2米、直徑1.2米,象徵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維基百科>
古代工匠巧手,製作出高度藝術的天壇建築
皇乾殿 - 位於天壇後方
很多遊客圍繞的天壇,我就坐在祈年殿左後方的角落靜靜地吹風,雖然豔陽高照的北京溫度還是很低,我想,百年以前的天壇應該更加美麗,無緣相見只能憑想像回憶..
天壇前方廣場
離開祈年殿往下一個目標走,天壇的路面相當筆直,漫步其中饒富樂趣
五百年的老樹,在明朝時期就在了,說不定明朝永樂皇帝還曾經摸過他呢,五百年來物換星移人事已非,只留下老樹存在,蒼蒼古樹屹立不搖
走過門牌,前方就是皇穹宇與回音壁
皇穹宇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古代祭天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此,皇穹宇大殿直徑15.6米,高19.02米,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撐起巨大的殿頂,三層天花藻井層層收進,構造精巧。殿正中有漢白玉雕花的圓形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正殿東西各有配殿,分別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雷電等諸神牌位。<維基百科>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圓形圍牆環繞,牆高3.72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內側牆壁由磨磚對縫砌成,弧度規則,牆面平整光潔,能夠有規則地傳遞聲波,而且回音悠長,故稱「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門中間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而且附近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站立於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一聲;於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兩聲;於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三聲。<維基百科>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杆頭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太陽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維基百科>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杆頭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維基百科>
中間這顆圓石名為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大聲呼喊或拍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
圜丘出口
天壇公園保留相當完整古代祭天的場所,在皇權封建時代一般人是無法進入,更別說是一窺天壇樣貌了,現在只是買門票就可以進入了,漫步天壇大約要兩個小時的時間,整個老北京就像一本本的歷史故事書,講上個三天三夜也訴說不盡,自己來到天壇建議請一位解說員或導遊,才能體會天壇設計之精巧奧妙,令人無窮回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