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366.jpg

草堂寺又稱聖恩寺、清涼建福院,創建於東晉,原為後秦皇帝姚興在漢長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遙園,弘始三年(401年)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居於此,苫草為堂翻譯佛經,由此得草堂寺名。草堂寺是中國佛教三論宗祖庭,是古代最早規模最宏大的國立譯經場之一,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譯場。

IMG_1319.jpg

草堂寺位於西安東南方向,隱落在終南山下的角落,進入草堂寺後最先見到佛教四大天王石雕,整座寺院是傳統的中國寺院格局,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等,是一處完整的佛教寺院建置。

IMG_1361.jpg

草堂寺廟宇的建設完全遵循佛教建築規制。寺門面朝南,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展布,依次是山門、天王殿、鐘樓和鼓樓、碑廊、碑亭、大雄寶殿、大悲殿、地藏殿和三聖殿、廂房、法堂(方丈室)。中軸線西有鳩摩羅什紀念堂、八寶玉石塔、二柏一眼井、宗派圖碑及煙霧井;東有臥佛殿、蓮花池及觀音閣;廚房和齋堂設在東側,僧房在法堂兩側,廂房東西對稱。

IMG_20190512_115459.jpg

IMG_20190512_115504.jpg

隋大業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淵為鄭州刺史,曾為次子李世民的眼疾到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送入寺內供養。唐時,草堂寺曾改名為「棲禪寺」。天寶年間,飛錫法師主持寺務,傳播佛法。元和年間,唐憲宗敕令重修,宗密禪師在此弘揚佛法。宋朝初年重修,改稱「清涼建福院」,金、元、明時仍稱草堂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僧肇被封為「大智圓正聖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為「聖恩寺」,目前草堂寺現存最大殿堂是“逍遙三藏”殿。

IMG_1323.jpg

今天的西安遭遇沙塵,整個天空都是霧濛濛的感覺,草堂寺內的遊人不多,我可以很自在地走在院內參觀,這種感覺真好,前方是草堂寺大雄寶殿。

IMG_1326.jpg

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左右兩側是阿難與迦葉尊者。

IMG_1360.jpg

大悲殿,修建於清乾隆年間。五間,面寬18.21米,進深9.5米,磚木結構,硬山頂。正間門額上曾經懸掛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妙括法師書“逍遙三藏”大匾一塊,故又稱逍遙三藏殿。

rere.jpg

傳說中的最偉大的譯經大師 鳩摩羅什

讓草堂寺聲名遠播來自一位譯經大師,鳩摩羅什,鳩摩羅什于後秦弘始三年(401年)至長安後,常住逍遙園大寺(草堂寺),倍受秦主姚興的優寵,幾乎是風塵未佛,便登上講經的法座。在姚興的護持之下,鳩摩羅什主持了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個國立譯經場,開創了中國佛典翻譯事業的新局面。其特點可以概括為:由私譯進至官譯,由散譯進至有組織的翻譯,由直譯轉變成意譯,由大小乘兼譯轉為著重大乘翻譯。

IMG_1332.jpg

鳩摩羅什譯經數《歷代三寶記》記為九十七部四百二十五卷,實為中國古代佛教典籍四大翻譯家第一人。諸經以在乘為主,雜間小乘,關涉隋唐之際中國佛教上諸宗如天臺宗、二論宗、淨土宗、成實宗、禪宗、律宗、華嚴宗等,有的還成為創立宗派所依據的重要經典。這些宗派及譯典,于隋唐以後幾乎全部流傳於朝鮮、日本,而成為這些東鄰國家吸收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總的說來,鳩摩羅什譯經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影響深遠,主要表現在:一、譯文無論在數量、品質上都勝於舊譯,至今仍無法取代;二、他開創性的工作,使中國的譯經和佛教理論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三、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龍樹、提婆的學說,是三論宗、天臺宗、成實宗、淨土宗立論的依據。 

IMG_1349.jpg

我們經常見到流傳最廣的佛經,多為鳩摩羅什所翻譯,例如耳熟能詳的心經,鳩摩羅什翻譯文筆優美流暢,如心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還有「大千世界」「一塵不染」等優美文字詞彙,都出自於鳩摩羅什的翻譯。

IMG_1343.jpg

鳩摩羅什所譯出的經典大多數是大乘經論,對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佛教宗派理論的形成有著劃時代的影響:他所譯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是中國三論宗的基本經典;他譯出的《妙法蓮花經》等是天臺宗賴以創宗的主要經典;他譯出的《金剛經》等對中國禪宗的形成起著直接的作用;他譯出的《大智度論》、《成實論》等對於成實宗、淨土宗影響很大。佛典東傳日本後,日本佛教僧眾以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花經》創立了日本的日蓮宗。日本蓮宗經常派代表團前來草堂寺參拜祖庭,還送來了鳩摩羅什的楠木雕像並捐資建起了羅什紀念堂。

IMG_20190512_120335.jpg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

草堂寺有一處鳩摩羅什舍利塔,後秦文物,舍利塔用玉白、磚青、墨墨、乳黃、淡紅、淺藍、赭紫、灰色八種不同顏色的玉石、大理石雕刻鑲拼而成,故又稱“八寶玉石塔”。鳩摩羅什舍利塔用大理石建造,為西域所貢。塔的正身主體,置於金剛座上,金剛座由須彌山,香水海及三層雲台組成,象徵“金剛不壞”之意。高2.46米,八面十二層,最下層為方座,之上是圓臺,圓臺上方刻數山,象徵佛法中的須彌山。

IMG_1341.jpg

圓臺之上是重疊的三層雲台,上刻雲朵浮雕,精妙異常。雲台之上,是八角形寶龕;前刻門扉狀及錠形;靠前的左右二面縱刻格子;正東面有人陰刻題名,內容為“鳩摩羅什之舍利塔乙權邦彥口口口口親來禮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大士人東土,姚秦喜伏膺,當年羅八俊,盡是諸三乘,翻經明佛旨,圓通並祖燈,如何生派別,南北強分明”。正西面刻有“孫陽來”三字,靠後的左右二面,有類於前述靠前二面縱刻格子;背後(正北)一面陰刻“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十字。寶龕上方為屋脊形覆蓋,蓋下有陰刻供養人像;蓋上覆多層寶珠。

IMG_1340.jpgIMG_1342.jpg

鳩摩羅什 三寸不爛之舌故事

鳩摩羅什雖屆高年,譯事未停,一日感知大限即近,鳩摩羅什集眾起誓:“假如我所傳的經典沒有錯誤,在我焚身之後,就讓這個舌頭不要燒壞,弘始十五年(413年)鳩摩羅什入寂于長安逍遙園大寺中(草堂寺),享壽七十歲。火化身盡,舌果儼然,葬於舍利塔。葬後塔前生青蓮花一枝,姚興啟視之,花由舌根上生。這就是成語“三寸不爛之舌”的典故。

此塔供奉的是鳩摩羅什舍利,鳩摩羅什的舌舍利被供奉在武威的鳩摩羅什寺寶塔中。

IMG_20190512_120828.jpg

IMG_1346.jpg

鳩摩羅什三藏大師紀念堂

紀念堂為日本日蓮宗捐資1600萬日元修建。紀念堂五間,寬24米,進深16.5米。紀念堂東壁上嵌有兩通漢文和日文碑碣。堂內供奉鳩摩羅什像,用一整塊楠木刻成,通高120釐米,胸闊84釐米,盤座部分寬105釐米,蓮花座長126釐米,寬88釐米。頭帶園帽,兩個飄帶垂於胸前,身披袈裟,盤坐於蓮花瓣台座上,雙手平放于身前丹田方位靜坐,滿面含笑,栩栩如生。此像為1982年4月13日,日蓮宗因尊羅什為祖師,尊草堂寺為祖庭,隨雕此像,奉安於草堂寺內。鳩摩羅什像的背光,為一幅彩色飛天畫,系日本畫家真美子繪,每個人物的動作形象,傳神逼真。

IMG_1350.jpg

中日之間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化交流,日本與中國民間實質上也展開許多友好文化交流,並不是檯面上所看見只有仇恨,2020年武漢發生疫情時,日本送了許多物資過去上面貼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簡單友好的支持,也是自古以來文化的體現,真比那個鋪天蓋地廣告貽笑大方的 taiwan can help 來的真實許多。

IMG_1351.jpg

草堂煙霧

關中八景之一,出自於寺內的一口古井,井內經常出現的煙霧升騰的奇景,給草堂寺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彩。煙霧井位於寺內西北角,煙霧井俗稱龍井,相傳井下有一巨石,石上臥一蛟龍,早晚呼氣,從井口冒出,遂成“煙霧”。此外又有人說,草堂寺自古以來佛事興盛,進香拜佛的人不計其數,以致於香煙升至高空,與山氣聚合,遂成“煙霧”。

IMG_1357.jpg

聽我在西安的導遊好朋友說,這口井的煙霧時大時小,沒煙的時候是靠著人工施放的.. 沒關係,至少我們和千年之前的古人看到的是一樣的景色!!!

IMG_1359.jpg

中國佛教三論宗祖庭 成實宗 日連宗 華嚴宗 佛教流派淵源

佛教中著名的“中觀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都是由鳩摩羅什在草堂寺譯出,為三論宗的創立提供了經典,所以他被尊為該宗開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為三論宗祖庭  。鳩摩羅什應請譯出《成實論》,大力弘揚成實派宗風,所以草堂寺又被視為“成實宗”的祖庭。還由於華嚴宗五祖定慧禪師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書講學多年,所以又被視為華嚴宗祖庭。日蓮專依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建立日蓮宗,日蓮宗信徒將草堂寺視為其在中國的祖庭,並尊鳩摩羅什為初祖。草堂寺被中國佛教三論宗、華嚴宗和日本佛教日蓮宗尊奉為祖庭。 

IMG_1362.jpg

三論宗祖庭

三論宗在唐代傳入日本。日僧慧觀、智藏、道慈都先後來到唐朝,修習三論。西元十三世紀,日蓮專依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建立日蓮宗,日蓮宗信徒將草堂寺視為其在中國的祖庭,並尊鳩摩羅什為初祖。

華嚴宗祖庭

唐憲宗元和年間,名僧宗密主持草堂寺大事修葺。宗密師承華嚴宗的澄觀法師,闡揚華嚴宗義,被稱為“華嚴五祖”。宗密圓寂後葬於圭峰山,世稱“圭峰禪師”,故草堂寺又是華嚴宗的祖庭。 

成實宗祖庭

鳩摩羅什應請譯出《成實論》,並及閘人僧睿等講述之,曇影整理諸品,分立五聚,僧導製作成實論義疏,道亮則撰有成實論疏八卷。後世諸僧奉《成實論》為經典,創立“成實宗”,所以草堂寺又被視為“成實宗”的祖庭。

IMG_20190512_140459.jpg

草堂寺霸氣之貓

IMG_1365.jpg

1000多年前鳩摩羅什在此地翻譯出了舉世聞名的心經,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一段歷史,影響個整個亞洲各國,玄奘大師最偉大的貢獻是遊走西域天竺諸國,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紀錄,而佛經最偉大的翻譯,就是鳩摩羅什法師,我這一趟朝聖佛法祖庭之旅,圓夢。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