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峰是中國安徽省黃山三大主峰(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之一,海拔1810米。天都峰位於黃山東部,是由於第四紀冰川而形成,在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有「百丈雲梯」和「松鼠跳天都」,以及「鯽魚背」,攀登過程最為艱難。1937年興建了3里長的登山石梯,有1564級台階,同時配合供扶手的194個石欄干和長600米的鐵鏈,此後始能保證遊人安全登山。
今天的路程很長,因為鮎魚颱風即將來襲安徽一帶,本來今天要前往白雲景區,我臨時調動走法,從北海賓館經光明頂,將行李放在白雲賓館後,繼續走鰲魚峰、玉屏景區、天都峰,接著原路折返,今天的路程很長啊! 真是一場大長征。
步行上了光明頂就可以眺望蓮花峰,今天天氣很好! 一覽無遺!
眺望鰲魚峰,中間靠左邊就是鰲魚
鰲魚峰全景
光明頂氣象台
在黃山,最美的不是藍天白雲,而是下雨天後的流雲,真像一幅會動的山水畫,我曾經在導遊的影片中見過一次,真是太美麗了,今天的好天氣算是第二美的黃山絕景。
黃山上完全沒有汽車,所以一切靠挑夫把物資給帶上山,這是一個辛苦活。
穿過光明頂,朝著鰲魚峰前進,再度回首光明頂,真美。
鰲魚峰上
回首來時路,可以看見光明頂與中間的白雲賓館,晚上住宿的地方
白雲賓館就位於天海景區與白雲景區之間,從天海走到玉屏樓還有一段距離
鰲魚峰頭
遠眺接下來要走的路,非常陡峭,大部份旅遊團都是挑選北海景區,一日來回安全簡單,但我走過黃山全山之後,發現真正的徒步精華是在天海景區、天都峰這一帶,而北海景區、西海大峽谷主要看的是景色,兩者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照片無法表現出來的陡峭....我爬!
繞行蓮花峰的山路,蓮花峰與天都峰由於環保關係,五年輪休一次,2019開始蓮花峰,要爬天都峰的得等到2024年了,哈哈,我剛好可以再去爬蓮花峰。
玉屏樓賓館
大名鼎鼎的黃山迎客松
眺望天都峰,這就是今天要挑戰的黃山之巔,天都峰是黃山第三主峰, 高達1810米,直沖雲霄,為黃山三大峰中最險峻者。因為四周霧氣環繞,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所以被命名為“天都峰”。
我從玉屏樓看下去,發現很多人在爬小小的山路,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天都峰有多凶險...
走到天都峰底下,往上一看才知道,這個山路有點可怕,太陡峭了吧!
路上發現的界碑,意思就是有人抽菸火燒山,引此為戒。
回首來時路
開始爬天都峰,我看見有一個妹子側著身子下來,完全無法分心的感覺
天都峰山路真的很陡,我認為絕對超過45度,資料上寫最高達到85度,我都覺得快垂直往上爬了,幸好兩旁還有扶手可以小拉一下,但是這些繩索很矮,大多數時間你還是站的高高的,真嚇人。
真心不騙,天都峰是我爬過最可怕最陡峭的山路,加上他的階梯很小,你一回頭就發現幾乎人站在懸崖之上,太可怕了!! 讓我膽顫心驚邊爬邊冷靜,我走過千山萬水,黃山,天都峰,真的是第一次讓我覺得很可怕的山中步道。
回首來時路,看到玉屏樓還有蓮花峰,還有玉屏樓纜車,我在的位置也是很可怕啊!! 這種高度...
鯽魚背
天都峰,途中有一段長10余米,寬僅1米的“鯽魚背”,兩側是千仞懸崖,深邃莫測,其形頗似出沒于波濤之中的魚之背,故名。自上而下,坡陡達85度左右,若遇風吹雲湧,仿佛山搖石動,遊客至此無不戰戰兢兢,有“天都欲上路難通”感慨。
手握登山杖走上鯽魚背,絕對不放棄!! go
民國二十六年(1937)建登峰梯道,長3裡,有1564級臺階,194個石欄幹和600米鐵索,保障遊人安全攀登絕頂。1984年於峰腰另辟新徑至峰頂。站在峰頭遠眺,雲山相接,江河一線,俯瞰群山,千峰競秀,風光無比壯麗。古有詩贊曰:“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民謠雲:“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場空。”意為此峰為游黃山必遊之地。
天都峰之巔,即將登頂。
雙腳自拍紀念一下。
天都峰山頂景色,天都峰峰頂平如掌,有“登峰造極”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數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臥,名為“仙人把洞門”。另有石如桃,稱為“天都仙桃”。峰頂有“登峰造極”等石刻。極目遠望,雲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競秀。古詩有句:“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
到此一遊。
開始往回走,看到鯽魚背,不禁感嘆當時開鑿這條山路的工人,你們才真是真正的強者。
穿過寬度不足一米的小道。
下山的道路依然陡峭。
大部分走爬天都峰的遊客,到最後幾乎是用手腳必用爬上來的 (我也是),真沒開玩笑。
照片上看不出來有多陡峭,但現場小路的角度真得驚天動地.....
全民爬山運動,爬到懷疑人生啊!!! 接著我們要回到一早過來的白雲景區。
黃山之旅,這一天是我歷史上第二類的爬山之旅,足足走了一整天時間,第一累的旅程是華山之旅,用一天時間走完整座華山。兩者的地形和景色有點相近,勞累程度也是驚天動地,爬稻城亞丁都沒這麼累。
判斷正確,鮎魚颱風下午就來了,把整座黃山改蓋了起來,隔天下大雨只能去白雲景區,雲霧飄飄什麼也看不見,判斷正確很重要,這是我的黃山小旅行,非常開心。
黃山 鰲魚峰 天都峰 蓮花峰 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