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的名稱起源於印度教女神孟巴,馬拉地語和古吉拉特語中稱為Mumbai或Mambai,組成孟買的七島最初是馬拉地語族科里人的家園,這些人起源於古吉拉特邦。幾世紀以來,這些群島一直由原住民控制,後來割讓給葡萄牙帝國,英王查理二世時割讓給不列顛東印度公司。1845年完成的填海工程將孟買轉變為阿拉伯海的主要海港。如今是印度南部重要大城,也是印度電影寶萊塢之地。
前一晚上搭飛機來到孟買,下面是璀璨光芒的現代大城市,不愧是孟買。
這次來到孟買停留的時間不長,留下一點點紀錄,來說說關於孟買的故事吧! 這一篇文章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轉貼百科全書的,由於不是自由行的方式參觀,在孟買市區停留的時間並不長,所以就簡單寫寫。
1534年12月23日,葡萄牙人從古吉拉特蘇丹巴哈杜爾·沙手中得到這幾個島嶼。1661年6月23日,葡萄牙凱薩琳公主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這幾個島嶼作為嫁妝送給英國。1668年9月,這幾個島嶼又被轉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的租金為10英鎊。公司在島嶼的東岸建造了深水港,作為他們前來南亞次大陸的第一個停靠港口。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從1661年的10,000人,增長到1675年的60,000人;168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將其總部從蘇拉特遷到孟買。該市最終成為孟買管轄區的總部。
從1817年起,該市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大型土木工程將這組群島合併成一大塊。這個工程稱為霍恩比填海工程,完成於1845年,導致城市面積猛增數倍,達到438平方公里。1853年,連接孟買和塔那的鐵路通車,這是印度第一條客運鐵路線。在美國內戰期間(1861年—1865年),孟買成為世界首要的棉花交易市場,帶來了該市經濟的繁榮。不久,隨著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孟買的城市地位變得更加重要,成為阿拉伯海上最大的海港之一。
1906年,該市的人口膨脹到100萬,名列印度第二位,僅次於加爾各答。作為孟買管轄區的首府,它也是印度獨立運動的主要基地,聖雄甘地在1942年發起的退出印度運動是該地最突出的事件。1970年代末,孟買取代加爾各答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建築業繁榮興旺,大批移民流入。在1966年成立的濕婆神軍黨聲稱要捍衛「土地之子」(馬哈拉施特拉邦本地人)的權利。1992年,該市在大規模宗派暴力之後,長期的社會結構被撕裂,引起生命財產的廣泛損失。數月之後,3月12日,孟買黑社會在幾個城市地標製造了1993年孟買連環爆炸案,大約300人喪生。1995年11月22日,由濕婆神軍黨執政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為要貫徹其更改殖民制度遺留的歷史名稱的政策,將該市名稱由Bombay更名為Mumbai。
孟買千人洗衣廠 Dhobi Ghat
這是一處享譽世界的洗衣場,有許多觀光客特別來到此地看洗衣服。
Mahalaxmi Dhobi Ghat 是印度孟買的露天洗衣店它建於 1890 年,清洗孟買酒店和醫院的衣服和床單。
估計 Mahalaxmi Dhobi Ghat 的年營業額約為 10 億盧比。每天有18到20個小時,超過 7,000 人在混凝土清洗筆上鞭打、擦洗、染色和漂白衣服,用繩索晾乾,整齊地熨燙,然後將衣服運送到城市的不同地方。
從1890年開始洗衣服,這個洗衣服場工人世代傳承,也成為一了一處享譽國外的景點,每天都有許多觀光客來參觀,洗衣服洗出知名度了,不可思議的印度。
洗衣場與火車站相鄰。
站在天橋上就可以看見印度火車,孟買的火車看起來比較現代化,至少火車上頭沒坐人。
洗衣場最大的客戶是社區洗衣店、服裝經銷商、婚禮裝飾師和餐飲服務商,以及中型酒店和俱樂部。
再看一眼洗衣場,有點無聊又神奇的景點。
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孟買雖然是現代化的大城市,但交通狀況依然有印度的傳統,容易堵車還有雜亂。
孟買維多利亞車站 Victoria Terminus
車站建築建造於1888年,是一座華麗的威尼斯哥德式建築,展現出維多利亞時期義大利哥特復興建築風格與傳統印度建築風格的融合。內部的木雕、瓷磚、鐵飾和黃銅扶手,售票處的鐵格子,巨大樓梯的欄杆,以及其他裝飾物都是孟買美術學校學生的作品。這座車站 19世紀鐵路建築先進結構和技術奇蹟的實例。
這座車站花費10年時間才建成,命名為「維多利亞終點站」以紀念在位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1996年,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執政的濕婆神軍黨政府根據其恢復印度名稱的政策,將這座車站更名為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以17世紀著名馬拉地人國王希瓦吉命名。不過,維多利亞終點站或VT這個名稱已經使用很久,仍被該市居民廣泛使用。
這座於19世紀由英國殖民政府興建、原名維多利亞火車終點站的火車站之所以聞名世界,主要是它的建築結合了哥德式文藝復興結構和印度傳統廟宇及清真寺的精神,成為到印度的遊客必須前往的地點。
火車站擁有華麗的尖塔和八角形的中央穹頂、伊斯蘭建築的圓頂,圓頂上屹立進步凱旋像,另外還有幾何多角且挑高的羅馬柱、細膩木雕、楣飾及雕飾繁複的拱門,前廊突出設計,建築體是明顯的紅磚色系,站內大廳更有如教堂式的彩繪玻璃,讓每天川流不息的乘客好似身在藝術殿堂。(轉載大紀元)
我沒有進入火車站內部,在外觀欣賞就感覺是一座美麗經典的火車站。
孟買市政公司 MCGM,是印度最富有的市政公司,MCGM 的年度預算超過了印度一些小邦的預算。它是根據 1888 年孟買市政公司法成立的。MCGM 負責城市和一些郊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和管理。
這間公司的看點是他的百年建築,哥特式複興風格建於 1884 年,於 1893 年完工。
Pherozeshah Merwanjee Mehta KCIE 爵士(1845 年 8 月 4 日 - 1915 年 11 月 5 日)是來自孟買的印度 帕西政治家和律師。他因對法律的服務而被印度的英國政府封為爵士。他於 1873年成為孟買市的市政專員,並四次擔任總統 - 1884 年、1885 年、1905 年和 1911 年。梅塔是1890 年在加爾各答舉行的印度國大黨的創始成員和主席之一。
火車站的天使
孟買印度門 Gateway Of India Mumbai
印度門(馬拉特語:भारताचे प्रवेशद्वार;英語:Gateway of India),是建於20世紀初的拱門式紀念碑,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買市。它是為了紀念第一位蒞臨印度的英國國王而建造的。1911年12月,印度皇帝-英王喬治五世和瑪麗皇后到達孟買時,紀念門尚未修建,只以紙板結構來迎接君主。1914年,建築師喬治·維特(George Wittet)結合了16世紀古吉拉特的建築元素,以印度撒拉遜風格設計的紀念門,得到認可,並於1924年完成。由玄武岩製成的紀念門,高26米(85英尺)
度門位於海濱的一角,俯瞰阿拉伯海,對面是具有百年歷史,豪華的泰姬瑪哈酒店。自建成後,就成為殖民地官員進入英屬印度儀式的一個入口,它被稱為紀念英國殖民歷史的「征服和殖民」(conquest and colonization)的象徵,也是1948年印度獨立後,最後一批英軍離開印度的紀念碑。今天,這座門是孟買市的代名詞,並且是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是當地人、街頭小販和攝影師的聚集地。自2003年以來,它也是光明節慶祝活動的場所,對當地的猶太社區具有重要意義。入口處有5個碼頭,其中2個用於商業渡輪。
泰姬瑪哈酒店
泰姬瑪哈酒店,當年的恐怖份子襲擊案讓這間酒店聲名大噪,2008年11月26日,在孟買南部的奧貝羅伊飯店(Oberoi)遭到一連串的攻擊,數小時之後飯店屋頂的毀損造成物質損失。人質被捲入這場攻擊之中,並且包含許多外國人,至少172人死亡,293人受傷(這傷亡數字包括CST車站,Oberoi飯店,納里曼大樓以及卡馬醫院)。傷亡的情形大部分為印度民眾,即使帶著外國護照的西方人也被挑選出來。此次攻擊發生在2008年11月26日,並持續超過60小時。大約有450人待在被佔領的泰姬瑪哈酒店,另外380人在Oberoi飯店。21個月後,邀請當時生還者一同出席飯店的重新開幕。
印度門與泰姬瑪哈酒店
孟買海濱
印度小航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