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623.jpg

虎跑泉位於浙江杭州市西南大慈山白鶴峰下慧禪寺(俗稱虎跑寺)側院內,距市區約5公里。虎跑泉的來歷,還有一個饒有興味的神話傳說。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高僧寰 中(亦名性空)來此,喜歡這裡風景靈秀,便住了下來。後來。因為附近沒有水源,他準備遷往別處,一夜忽然夢見神人告訴他說:“南嶽有一童子泉,當遣二虎將其搬到這裡來。”第二天,他果然看見二虎跑(刨)地作地穴,清澈的泉水隨即湧出,故名為虎跑泉。張以寧在題泉聯中,亦給虎跑泉蒙上一層宗教與神秘的色彩。

DSC01918.jpg

虎跑泉位於杭州西湖旁,是一處大名鼎鼎的景點,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有來過此地遊歷,我認為來杭州虎跑泉是一定要來遊歷的,這裡有濟公禪師圓寂之所,在門口買了門票,穿過大門進入。

2015boss0697.jpg

進入虎跑泉首先要穿過一道樹林,這座樹林非常的美,下雨的時候可以看見一旁小溪,樹林淹沒一片水澤的景色,夏天炎熱一走進虎跑泉瞬間迎面涼意吹來,仿佛重獲新生,為什麼我都知道呢? 因為光是虎跑泉我就來了不下五次,炎炎夏日,寒風冬日,雨天漫步。

2015boss0698.jpg

虎跑泉真的是一處泉水,在入口不遠處老虎旁,有一處讓人裝泉水的地方,我常常看看見當地居民在排隊接水。

DSC01744.jpg

再往前走一點。就會看見兩旁有水池,這是虎跑泉湧出匯集而成的池。

DSC01741.jpg

大名鼎鼎的虎跑泉字樣

DSC01635.jpg

​虎跑泉泉水晶瑩甘冽,居西湖諸泉之首,和龍井泉一起並譽為“天下第三泉”。

DSC01640.jpg

虎跑寺,以寺中的名泉(虎跑泉)而著名;性空、濟顛、弘一,三位名僧,又給這個古老的寺宇增添了傳奇莊嚴的色彩。虎跑寺位於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鶴峰下。唐元和十四年(819),性空大師在此定居建寺。宋朝高僧濟公,初出家在靈隱寺,後居淨慈寺,圓寂於虎跑寺。被佛門稱為“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主師”的高僧弘一法師披剃出家的也是虎跑。​

2015boss0713.jpg

DSC01645.jpg

緩緩流出的虎跑全水,此處本是虎跑寺之地,但虎跑寺已經無人傳承了,現在是虎跑公園。

2015boss0714.jpg

虎跑泉源頭

DSC01661.jpg

虎跑泉源頭,我有看見山壁流泉水,有人還會跑去接水,虎跑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第一泉為鎮江金山中泠泉,第二泉為無錫惠山的惠泉。虎跑泉水質甘冽醇厚,與西湖龍井合稱西湖雙絕,有“西湖龍井虎跑水”之美譽。

DSC01644.jpg

虎跑寺現已無僧人住持,改為公園。主要文化遺存有:濟公塔院、虎跑史話館、李叔同紀念館、弘一精舍(李叔同試驗斷食處)、弘一法師舍利塔等。​

DSC01654.jpg

虎跑泉傳說1

相傳唐元和年間,有性空僧人曾住在這裡,但這裡無水,生活很不方便,無奈之際準備離寺而去。一日夜裡,夢見一神仙告訴他:“明日有二虎將南嶽童子泉移來。”第二天果見有二虎“跑地作穴”,湧出泉水。當然這僅是傳說,實際上虎跑因地處群山之低處,地下水隨岩層向虎跑滲出,由於水量充足,所以虎跑泉大旱不涸。虎跑泉水礦化度不高,水質無菌,飲後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虎跑泉水表面張力很大,如用杯子將水放滿,再將錢幣一個一個地放入杯中,泉水漸漸高出杯面3毫米也不會外溢。

DSC01671.jpg

​虎跑泉傳說2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著采了起來。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裡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峰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太后便想嘗嘗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為禦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著這十八棵禦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

DSC01692.jpg

虎跑茶室

虎跑泉內在營業的茶室,可以品茶被譽為西湖雙絕“西湖龍井虎跑水”,是來到西湖文人雅士必品之事,不過我們的時間不夠啊! 不能坐在虎跑茶室慢慢喝茶.....。

DSC01700.jpg

DSC01698.jpg

虎跑全新修的濟公殿

DSC01730.jpg

濟公塔院,是濟公禪師長眠之處,濟公(1130年(建炎三年)二月初二日-1209年(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法號道濟,又稱濟癲和尚、濟公活佛、濟公禪師,俗名李修緣(一名李仁遠),南宋時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赤城街道永寧村)人。富有傳說色彩的佛教禪門臨濟宗僧人,以不死守佛教戒律及神通廣大的顛僧形象聞名。

2015boss0709.jpg

台灣的濟公信仰,可追溯源自1881年(清光緒7年),在中法戰爭(西元1883-1885年)時,淮軍士卒帶著濟公的金身來台奉祀。實際流行則是在西元1950年代至60年代,而流行的主要模式則以降乩、扶鸞的方式作為主體,更成為臺灣一貫道重視的仙佛之一。濟公活佛在一貫道裡面,倒裝降世為一貫道東方第十八代祖師。成道後證得果位天然古佛,濟公活佛老師雖位證至極 ,然眷顧蒼生,誓願無盡,靈昭感應,到處顯化,廣渡群黎,普天眾生無不蒙恩。

 

DSC01706.jpg

濟公禪師長眠之處,一代傳奇高僧,來到此地的意義非凡,就像你朝拜了一輩子的大神高僧,你能夠親自到訪大神高僧出生、巡遊、圓寂之地,我想這是非常殊勝的,看著眼前的濟公之墓地,很棒! 雙手合十,像一代大師致敬。

DSC01733.jpg

虎跑泉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說是昭明太子來招隱寺讀書,環境十分幽雅,但苦無水喝。他閒暇無事就滿山跑,尋找泉眼。有一天,太子漫步在山坡上,忽然一陣風過,樹葉沙沙作響,直落地上。古語說:"雲從龍,風從虎。"太子不禁毛骨悚然,哪知崗下有個小山窪,一猛虎前腳落空,一下陷了下去。太子一見,暗暗吃驚。只見這只虎大吼一聲前爪猛刨這處,留下一個跳有三尺深的塘兒,虎便咆哮而去刹那間,塘內便有清泉不斷向外滲出,太子雙手掬著泉水,嘗了一口,只覺清涼香冽,甘美香甜。這時泉水源源不斷向外湧流,太子驚喜之余急忙吩咐,把泉水蓄起來,泉眼四周石頭砌成池子,因虎刨此泉,故取名"虎跑泉"。

DSC01677.jpg

DSC01683.jpg

在虎跑泉濟公塔院後方,有一處弘一大師舍利塔,是佛教一代大師長眠之地。

DSC01687.jpg

弘一大師,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生於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遷到天津,因其生母本為浙江平湖農家女,故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紀念其先母。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和詩詞,為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中興佛教南山律宗,被尊為律宗十一祖,為著名的佛教高僧。​

DSC01689.jpg

竹林之外,虎跑夢泉,一處杭州必遊的歷史勝地。

蘇軾《虎跑泉》

亭亭石榻東峰上,此老初來百神仰。虎移泉眼趨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
至今遊人灌濯罷,臥聽空階環玞響。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間去來想。

 

arrow
arrow

    B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